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1840  11848  11854  11858  11864  11866  11870  11876  11878  11884  11890  11894  11896  11900  11906  11908  11914  11918  11920  11924  11926  11930  11932  11934  11935  11936  11938  11939  11940  11942  11944  11948  11950  11954  11956  11960  11966  11968  11974  11978  11980  11984  11990  11996  11998  12004  12008  12010  12016  12020  12026  12034  447348 

7.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原子与镁原子的质量之比为(  )

A.12:1         B.2:12         C.2:1        D.1:2

试题详情

6.在原子转变为离子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原子总数       B.质子总数       C.中子总数      D.电子总数

试题详情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高锰酸钾固体     B.液态空气       C.蒸馏水    D.二氧化碳

试题详情

4.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微粒可分的是(  )

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固体析出         B.干冰升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

C.水通电可以收集到氧气和氢气          D.水蒸气冷凝为水

试题详情

3.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  )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     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

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      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

试题详情

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D.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

试题详情

1.“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  )

A.微粒不断运动  B.微粒之间有间隔  C.微粒很小  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试题详情

31.(6分)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成氨气(化学式:NH3),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NH4)2SO4

现取该牛奶样品30mL,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9.5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g,下同)

(2)30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配料:鲜牛奶
保质期:8个月
净含量:250mL/盒
营养成分:(每100mL)
钙≥0.11g 脂肪≥3.30 g
蛋白质≥2.90g

(3)上图是该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内容。已知牛奶中的蛋白质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请你通过计算确定,该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包装标签所标示的蛋白质的质量标准。

试题详情

29.(3分)碘(I)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营养元素之一。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食用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请计算:

(1)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         

(2)碘酸钾中碘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

(2)若要获取2.54mg碘,需要碘酸钾           mg 。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