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下列各组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
A.蜡烛熔化 牛奶变酸 B.铁锅生锈 煤气燃烧
C.电灯发光 形成酸雨 D.汽油挥发 滴水成冰
1.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都要用到水。水是一种 ( )
A.元素 B.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18、我们知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否一定需要纯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某化学探究小组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①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1、2、3、4、5,并分别使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10%、20%、 30%、40%、 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
②分别用排水法向述5个瓶子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瓶子的水排完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放好.
③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5个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编号 |
1 |
2 |
3 |
4 |
5 |
现象 |
微亮 |
亮 |
很亮 |
复燃 |
复燃 |
请你参与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观察的现象可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介于 号瓶与 号瓶之间.
(2)用排水法收集到氧气后,4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提示:氧气的体积分数=氧气所占的体积/总的气体的体积×100%,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数约为21%)
(3)若要得到更准确的体积分数范围,只需调整①步骤中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并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即可,你认为调整后瓶内水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可为 .
17、为了探究不同物质、时间、数量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某学校学生设计了一个”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的对比研究”实验.请根据下述实验实验现象回答有关的问题.
实验探究过程:
实验一:用量筒取10mL红糖溶液注入烧杯中,加5g活性炭,充分搅拌静置5min,将烧杯中的混合液过滤,得滤液[1]. 另取10mL红糖溶液加10g活性炭,充分搅拌静置5min,过滤,得滤液[2].
实验二: :用量筒取10mL红糖溶液注入烧杯中,加5g木炭,充分搅拌静置2min, 过滤,得滤液[3]. 另取10mL红糖溶液加5g木炭,充分搅拌静置5min,过滤,得滤液[4].
推断结论:
(1)四种溶液均比原红糖溶液的颜色浅,说明
(2)滤液[2]比滤液[1]的颜色浅,说明
(3)滤液[4]比滤液[3]的颜色浅,说明
(2)滤液[1]比滤液[4]的颜色浅,说明
16、在课堂上研究溶解性手哪些因素影响时,老师提出: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设计实验验证哪些因素影响溶解性.同学们进行了充分有效的讨论,有的同学用老师给出的药品和仪器:I2(碘) 、酒精、KNO3、 NaCl、Ca(OH)2、H2O、植物油、量筒、托盘天平、试管、酒精灯,设计实验验证了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有的同学应自己生活这的经历,进行了说明.试设计实验探讨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从中可体会到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15、请用所给的仪器:试管、集气瓶、水槽、烧杯、漏斗,药品:水、CO、CO2、O2、石灰水,设计简单的实验比较CO、CO2、O2三种气体的溶解性,并动手进行操作.
14、下面是某科研人员对”蜡烛燃烧前后各物质质量之和会发生变化吗?”进行实验探究的例子,他给出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1) 假设
①发生变化 ②不会发生变化
(2) 收集 整理资料
①蜡烛燃烧需要氧气,生成CO2和H2O
②O2 CO2等为气体
③由①②可知实验必须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3) 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将一支蜡烛放在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称其质量为W1g
②将蜡烛点燃,立即盖上玻璃片
③待蜡烛熄灭,集气瓶冷却,再称其质量为W2g
(4)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①如果W1=W2,则蜡烛燃烧前后各物质质量之和不会发生变化
②如果W1≠W2,则蜡烛燃烧前后各物质质量之和不会发生变化
请模拟上例,对”液化石油气里含有氢元素吗?”进行实验探究.
13、探究氧化铁能否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1)填表空白
问题与猜测 |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1加热氧化铁能否放出氧气? |
|
|
不能放出氧气 |
2加热氯酸钾能否放出氧气 |
|
木条缓慢地复燃 |
|
3 |
将混合物加热一会儿后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
带火星的木条立即复燃 |
|
(2)通过上述实验,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氧化铁也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你认为结论 (填”严密”或”不严密”),理由是
12、某化学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金属氧化物A也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且A和二氧化锰的最佳催化均在500℃左右,于是对A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定量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收满500mL氧气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
表1 用MnO2作催化剂
实验序号 |
KClO3质量(g) |
MnO2质量(g) |
反应温度℃ |
待测数据 |
1 |
8.00 |
2.00 |
500 |
|
2 |
8.00 |
2.00 |
500 |
|
表2 用A作催化剂
实验序号 |
KClO3质量(g) |
A质量(g) |
反应温度℃ |
待测数据 |
1 |
8.00 |
2.00 |
500 |
|
2 |
8.00 |
2.00 |
500 |
|
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应是 .
1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将锌粒放在稀硫酸中能产生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经验证确定为氢气。这一偶然的发现激起同学们的研究兴趣,他们又分别用铁粉、镁条和其它一些金属进行了类似的实验,都得到了氢气。氢气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重要气体,于是,该小组设立“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最佳方案”的课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和实验探究,得到以下的数据:
金属 |
价格(每元) |
金属的质量(g) |
反应时间(s) |
得到气体的质(g) |
铁粉 |
100 g |
1 |
约13900 |
|
锌粉 |
25g |
1 |
约50 |
|
镁粉 |
10g |
1 |
约20 |
|
试根据你探究的过程和上面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质量的上述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谁得到的氢气最多?
(2)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简单说出你对这一课题研究的结果和过程分析。
(3)假如你是该活动小组的成员,通过前面的科学探究活动,你会有哪些收获?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