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2193  12201  12207  12211  12217  12219  12223  12229  12231  12237  12243  12247  12249  12253  12259  12261  12267  12271  12273  12277  12279  12283  12285  12287  12288  12289  12291  12292  12293  12295  12297  12301  12303  12307  12309  12313  12319  12321  12327  12331  12333  12337  12343  12349  12351  12357  12361  12363  12369  12373  12379  12387  447348 

10.右图是某同学鉴别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A.甲:熟大石灰;乙:稀盐酸      

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氯化钠溶液;乙:稀硫酸

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1)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

(2)两个汞原子表示为 ___________ ;

(3)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

(4)在Na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9.以下是根据“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决定化学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其中推

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决定化学反应
能否发生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常温下氢氧混合气体不反应,而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
反应物温度
C
碳和氧气反应时,氧气的量不同生成物也可能不同
反应物的量
D
煤在空气中很难被点燃,纸张在空气了中较易被点燃
反应物的种类

试题详情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物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时,都有明显的温度变化

  B.可作干燥剂的物质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

  C.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原理是利用盐酸能与铁发生化学反应

  D.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用二氧化锰不会增加氧气的生成量

试题详情

7.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有黑色物质出现,这黑色物质是什么?以下四种

猜想中不合理的是

   A.C       B.Cuo       C.C和Cuo     D.Mn02

试题详情

6.右图是某“加钙碘盐”包装袋商标的部分内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钙碘盐”是一种混合物

B.“钙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原子

C.儿童缺乏钙元素易引发佝偻病

D.“加钙碘盐”含有的营养素是无机盐

试题详情

5.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家里冰箱有异味时,放一块木炭除味  B.用燃烧法鉴别涤纶和羊毛

C.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以防止生锈  D.将硬水过滤变为软水

试题详情

3.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为: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强弱的变化为

A.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试题详情

2.下列气体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试题详情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  B.切割玻璃  C.粉碎废纸   D.蜡烛融化

试题详情

3.根据提供的材料,结合你已有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循环经济

进入2004年,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从物质转化的角度,循环经济是循环流动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而传统的工业生产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

材料2  理想的氢元素循环

我国的原油储量仅占世界的2.43%,天然气储量只占世界的1.20%。氢气是未来理想的能源,水是未来氢气之源。理想的氢元素循环如下图所示:

(1)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A.推行循环经济能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B.化学反应不仅能为人类提供有用的物质,而且能够消除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C.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废物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D.在“资源--产品--废物”的生产过程中,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对于理想的氢元素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

B.在理想的氢元素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3)写出材料2中水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