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1.某同学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操作如下:用胶头滴管吸取10%的稀盐酸逐滴
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用稀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为了在恰好完全反应时能看到变化的明显现象,
实验过程中最好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__; A.酚酞试液B.石蕊试液C.pH试纸
(2)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3)请任举一例,不需借用任何试剂就可以判断出反应能够发生的中和反应:
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某同学为探究和是否能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出了如下图实验:
(1)该同学想借助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小而产生的现象来判定
能够发生反应。该同学设计的实验不是非常科学的,从
性质来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证明和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还需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 和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9.请回答下列与物质提纯有关的问题:
(1)用①稀盐酸②磁铁都可以除去铜粉中的铁粉。从节约和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
最好选用____________;(填“①”或“②”);
(2)用硝酸钡溶液除去盐酸中的少量硫酸是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可以用水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若用右图所示
装置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并用该装置收集一瓶
氢气,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
18.实验室现有以下仪器:
(1)根据以上所给仪器,实验室收集氧气所用的方法应该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所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z,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不需答现象和结论)。
17.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若想从该废液中回收
银,并得到副产品氯化亚铁固体。实验流程图如下:
(1)图中“过量金属x”是________________;
(2)蒸发“液体丙”时,盛放液体丙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3)蒸发“液体丙”时,蒸发掉的物质有水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6.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溶液浓度不变的情况下,使60℃硝酸钾的
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
(2)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固体混合物中提纯
硝酸钾固体,有下列可供选择的操作步骤:a.溶解
b.蒸发结品c.降温结晶d.过滤;采用的操作步骤
依次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_。
15.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回答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
(2)纯铜或黄铜(铜锌合金)可用来做工艺品,纯铜的硬度比黄铜的硬度_____________;
(3)有一种新型的食品保鲜剂--泡沫铁粉,它生锈时不仅能吸收水分,
保持干燥,而且还能吸收_____________;防止七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14.在“食盐水(pH=7)、食醋(pH=3)、纯碱溶液(pH=9)、火碱溶液(pH=14)”中
选择合适物质填空:
(1)除去玻璃胆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2)川来腌渍鱼、肉、蛋等,使食品不仅独具风味还可延长保质期的是_____________;
(3)被毒液呈酸性的蚂蚁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可在被叮咬处涂抹_____________;
13.根据给出的“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回答:
(1)写出一种微溶解于水的碱,用化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
(2)将氯化锌溶液和稀硫酸混合,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
(3)写出能与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种盐溶液_______________。
12.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如右图:
(1)炼铁厂的废气会使周围很远的居民也受
到影响,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_________________。
(2)从保护环境考虑,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___________;
(3)煤在煤炉中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4)形成硫酸型酸雨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
在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