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7.如图所示,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不计滑轮及绳的质量,θ角已知。当系统平衡时,下列关于两物体质量m1与m2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m1=m2 B.m1=2m2
C.m1=m2sinθ D. m2=2m1 sinθ
18.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物块接触但不连结。
现利用该装置研究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与弹簧压
缩量△x的关系,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以归纳
出物块滑动的距离s跟弹簧压缩量△x之间的关系是( )
△x/m |
0.5 |
1.0 |
2.0 |
4.0 |
… |
s/cm |
5 |
20 |
80 |
320 |
… |
A. B. C. D.
19.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M、N,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同时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M从两板正中央射入,N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上极板的同一点上。不计粒子的重力,则从开始射入到打到上板的过程中 ( )
A.它们的带电荷量之比qM: qN=1:2
B.它们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N> tM
C.它们的电势能减少量比△EM:△EN=1:4
D.打到上极板时的速度之比为υM: υN=1:2
16.由于地球的自转,在地球表面上,除了两极以外,任何物体都要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同一物体,当位于北京和上海两个不同地方的时候,可以判断(只考虑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 ( )
A.该物体在北京和上海时所受的合力都指向地心
B.在北京时所受的重力大
C.在上海时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
D.在上海时的向心加速度大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 NaOH
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14.化学反应终点的判断是化学定量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对化学反应终点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向BaCl2溶液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
液,若无沉淀,说明Ba2+已经完全沉淀
B.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加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加入新制Cu(OH)2,
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C.将Na2SO4·10H2O晶体置于坩埚中加热,称量,并重复上述操作,若相邻两次称量的
结果相同,说明硫酸钠已全部失去结晶水
D.用酸式滴定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HCl溶液,若滴入最后一滴HCl溶液
后红色刚好褪去,说明NaOH已完全中和
13.某溶液中大量存在NO3-、SO42-、H+、M四种离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NO3-):n(SO42-): n(H+):n(M)=3:1:3:1,则M可能为 ( )
① Fe2+ ② Mg2+ ③ Cl- ④ Ba2+
A.①②④ B.③ C.② D.①②
12.已知反应N2(g)+3H2(g)2NH3(g);ΔH<0,向某体积
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1:3充入N2和H2,在一定条
件下发生反应。右图是某物理量(Y)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图中T
表示温度),Y可以是 ( )
A.N2的转化率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密闭容器的压强
D.H2的体积分数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②稀有气体不活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③FeC12、CuS、NO都不能通过化合反应来制取
④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A.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10.已知:H2(g)+F2(g)=2HF(g);△H= —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kJ热量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22.4L氧气中必然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B.同温同压下,原子数均为6.02×1023个的氢气和氦气具有相同的体积
C.0.50mol的硫酸钠中含有6.02×1023个钠离子
D.1.0L浓度为1.0mol·L-1的一元酸溶液中含有 6.02×1023个氢离子
8.下列有关生物学原理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们不断施肥、灌溉、播种等,目的是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B.烟草释放挥发性物质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它们的关系是竞争
C.控制鼠害的有效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
D.抗虫棉由于导入的是生物毒素基因,所以棉铃虫不会产生针对抗虫棉的抗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