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23229  123237  123243  123247  123253  123255  123259  123265  123267  123273  123279  123283  123285  123289  123295  123297  123303  123307  123309  123313  123315  123319  123321  123323  123324  123325  123327  123328  123329  123331  123333  123337  123339  123343  123345  123349  123355  123357  123363  123367  123369  123373  123379  123385  123387  123393  123397  123399  123405  123409  123415  123423  447348 

5.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下

  表:


AA(%)
Aa(%)
aa(%)
1
30
40
30
2
25
50
25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与这对基因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方向进化

B.   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

C.   该种群得生活环境有较大变化

D.   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试题详情

4.关于下列曲线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光作用物理信息,对同一植物的萌发作用具有两重性

B.   乙图中若c为生产者,则b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

C.   丙图中因工业污染,改变了黑化蛾与地衣之间的竞争关系

D.   丁图中若A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可能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试题详情

3.现有特区分的、从正常人体采集的两组液体。根据是否有颜色反应而把该组中得不同液

  体区分开来的检测项目是:

检测项
试剂
特区分的样液
A
双缩脲试剂
组织液与淋巴
B
双缩脲试剂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
C
斐林试剂
血浆与尿液
D
斐林试剂
组织液与淋巴

试题详情

2.正常情况下,B淋巴细胞与浆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能够增殖和分化    B.是否能与其它细胞融合

  C.是否能使靶细胞破裂    D.是否能够合成蛋白质

试题详情

1.下图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试验中的两个视野。

  将甲视野转换成乙视野的过程中,不需要

  A.将③移至视野中央   B.转用高倍镜

  C.调节反光镜      D.调粗准焦螺旋

试题详情

31.(20分)果蝇是研究遗传学问题的良好材料,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果蝇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如右图所示,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已知在果蝇的性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在研究中发现,果蝇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个体存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遗传学上常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答出两点即可):

                             。

(2)由题目信息可知,控制果蝇腿部是否有斑纹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     区段。该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3)雄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Y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在       期;若用15N对果蝇卵原细胞中一个X染色体上的DNA分子进行标记,在正常情况下,n个这样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含15N的卵细胞数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个。

(4)如果某雄果蝇B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同时D区段存在另一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 

(5)现有腿部有斑纹的雌、雄果蝇若干只,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推测杂交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区段还是B区段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试题详情

30.(26分)

Ⅰ. (14分)在生物体代谢过程中,许多化学物质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对于生物体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图中X表示相关物质或结构,A、B表示相关的来源和去路,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X表示大豆叶肉细胞中的C3,则完成A的场所是           

(2)如果X表示人体内的血糖,则A过程中X的来源主要包括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非糖物质的转化及             

(3)若X为体温调节中枢,为验证X位于下丘脑,某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取两只性别与年龄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通过手术切除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 ③把甲鼠置于10°C环境中,乙鼠置于30°C环境中作为对照,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

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X位于下丘脑;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X不位于下丘脑。

请分析回答:

①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许多不妥之处,请指出其中的3条并改正:                              

                            

                      

②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曲线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的反应速率)。则符合甲鼠(切除下丘脑的)生理状况的是     

③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预测甲鼠被切除了下丘脑后,与乙鼠相比较,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之外,在实验中还能直接观察到哪些异常生理现象或症状?

                            

Ⅱ.(12分)某兴趣小组深入到一块弃耕农田进行调查,发现农田长满了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等动物。请回答:

(1)该农田中的能量流动从                   开始,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2)正常情况下农田中的杂草、食草昆虫、青蛙等动物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是通过        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假如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直至演替出树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         

(3)请用用文字、箭头,在下面虚框内构建一个该弃耕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模型。

试题详情

29.(8分)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能更有效地清除顽渍,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非常受人们的欢迎。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在不同温度下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每次都将同种无酶洗衣粉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

水温/°C
10
20
30
40
50
组别















清除血渍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由上表可知,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 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   ___。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        __________。如果甲、乙和丙三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三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               __。

(2)加酶洗衣粉中的淀粉酶可以从霉菌中提取,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霉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壤中有很多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在分离这些微生物的过程中应该以____  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

试题详情

28.(14分)某有机物X(C12H13O6Br)的部分结构简式为(其中Ⅰ、Ⅱ为未知部分的结构)。为推测X的分子结构,进行如下图所示转化(部分反应条件未注明):

 

已知向E的水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M(C2H2O4)能使蓝墨水褪色;G、M都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请回答:

(1)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_;G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 ________;

(2)E可以发生的反应有(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

   ①加成反应         ②消去反应    ③水解反应       ④取代反应

(3)由B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                    

(4)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分子组成为C4H4O4的有机物(该有机物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写出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在X分子结构中,Ⅰ里含有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官能团,且E在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X的结构简式是           

(6)F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F的分子中只含有羧基、羟基和醛基三种官能团,且同一个碳原子上不能同时连有两个羟基。则F的分子结构有        种。

试题详情

27.(14分)设反应①Fe(s)+CO2(g) FeO(s)+CO(g);△H=Q1的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②Fe(s)+H2O(g) FeO(s)+H2(g);△H=Q2的平衡常数为K2

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T/K
K1
K2
700
1.47
2.38
900
2.15
1.67

(1)从上表可推断,反应①是     (填“放”或“吸”)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H2(g)+CO2(g)CO(g)+H2O(g);△H=Q3平衡常数为K3。根据反应①与②推导出K1、K2、K3的关系式K3=      ;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右移,可采取的措施有  

A.缩小容器体积      B.降低温度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设法减少CO的量   E.升高温度

(3)根据反应①与②推导出Q1、Q2、Q3的关系式Q3=      。可推断反应③是    (填“放”或“吸”)热反应。

(4)现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人一定量CO2,再慢慢通人H2,使发生上述反应③,在其他条 件不变时,若改变H2的起始量,容器中CO的体积分数也随之改变,在上图中画出CO的体积分数随n(H2)变化的示意图。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