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关于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表流向铜电极
B.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
C.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 + 2e- = H2↑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量的Fe与含1mol HNO3的稀硝酸恰好反应,则被还原的氮原子数小于NA
B.1 L0.5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A
C.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足量的Mg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D.0.1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NA
7.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 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核酸 ②肌纤维 ③呼吸道的上皮 ④病毒 ⑤皮肤 ⑥野猪
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猪 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⑨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
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①④②③⑤⑥⑦⑨⑩⑧ B.②③⑤⑥⑦⑩⑧
C.①④③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5.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4.下图所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②需要的酶均存在于线粒体内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
C.过程②和④只能发生于不同的细胞中 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蓝藻和酵母菌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线粒体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分化后,mRNA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遗传物质改变
2.在玉米的营养液中加入某种阴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阴离子的同时,对氯离子的吸收减少了,但对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种离子
A.妨碍了ATP的形成 B.抑制了主动运输
C.与氯离子的载体相同 D.抑制了细胞的呼吸作用
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B.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也属于生物膜系统
D.溶酶体、液泡、核糖体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31.(26分)回答下列Ⅰ、Ⅱ两个小题
I.科学家发现生长在高温、强光照和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气孔关闭C4植物能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3植物则不能。
(1)取自热带不同生境下的甲、乙两种长势良好,状态相似的草本植物,已知甲是C4植物,乙不知其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类型。请利用一个密闭大玻璃钟罩,完成初步判别乙植物是C3植物还是C4植物的实验:
原理: 。
方法:将植物甲和植物乙一同栽种于密闭钟罩下,在 环境下培养若干天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
预期结果及结论:① ;② 。
(2)对于以上的分析,用显微镜从形态学方面加以进一步验证。
方法:制作乙植物的叶片过叶脉横切的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
结论:如果视野中看到 ,乙是C3植物;如果看到的是 ,则乙是C4植物。
(3)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观察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淀粉粒在叶片内的位置有何不同,用碘液对叶片染色后制成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只能看到绿色颗粒,却看不到染成蓝色的淀粉粒,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Ⅱ.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降低观赏价值。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请据图3-3-1回答:
图3-3-1
(1)将②连接到①并形成③,需用到的酶有 。
(2)②与①上的某种抗药性基因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
(3)经检测,被③侵染的茶花叶片细胞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②已经 。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 ,依据的理论基础是
。
(4)通过转基因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中是否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