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0.
(1)双酚A的分子式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①属 反应
②化学方程式
(4)正确的是
36.(18分)如图所示,高h=0.8m的绝缘水平桌面上方的区域Ⅰ中存在匀强电场,场强E的方向与区域的某一边界平行,区域Ⅱ中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B。现有一质量m=0.01kg,带电荷量q=+10-5C的小球从A点以v0=4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匀速通过区域Ⅱ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B点,已知:小球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L=1m,h=0.8m,x=0.8m,取g=10m/s2。试求:
(1)小球在区域Ⅱ中的速度;
(2)区域Ⅱ中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及方向;
(3)区域Ⅰ中电场强度E的大小及方向。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卷(化学部分)
非选择题
35.(18分)如图,粗糙水平面与半径R=2m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静止于A处的物体,在大小为10N、方向与水平面成37°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到达C点时立即撤去F,物体沿光滑圆弧向上冲,然后返回经过C点进入水平面且停在B处。已知:物体返回经过C点时对轨道压力大小为物体重量的2.8倍,sAC=15m,sBC=4.5m,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的质量
(2)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素
34.(本题包含2小题,共18分)
(1) 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①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
(i) ;(ii) 。
②该同学经修改错误后,在正确操作下,研究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所受阻力的情况,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A、B、C、D、E均为相邻的打点),测出A、C间的距离为14.77cm,点C、E间的距离为16.33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10m/s2,电源的频率为50Hz,重锤质量为m=1.0kg,设重锤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在从A下落到E的过程中,阻力大小 N,通过C点时的即时速度大小为 m/s.(经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用电压表、电阻箱、开关和若干导线来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图如图甲。
①根据原理图,完成图乙的实物连线。
②电阻箱某次指示如图丙,此时阻值R=
③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得到几组R、U值,作出图象如图丁,根据图象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 ,内阻r=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Fe3+和SO32-之间发生的反应。
(1)取5mL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浓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继续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这种红褐色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观察到以上的现象外,有成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请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方案一:检验溶液中含有Fe2+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方案二:检验溶液中含有 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用品:0.1mol/L BaCl2、3mol/L盐酸、0.1mol/LKMnO4(H+)、氯水、20%KSCN、0.5mol/LKI;试管若干、胶头滴管若干
Ⅰ预处理:将(1)中获得的混合物放在如右图装置中处理足够时间。
Ⅱ检验过程
操作 |
现象及结论 |
基于方案一: |
|
基于方案二: |
|
32.常温下,在20.0mL 0.20mol/LCH3COONa溶液中滴加0.20mol/L的稀盐酸。溶液的Ph
值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1) a >7.0的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如图,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V1mL时,溶液的pH值
刚好为7.0。此时溶液中c(Cl-) c(CH3COOH)(填<、
>或=)。简要写出判断依据
(3)当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为20.0mL时,测定溶液中的c(H+)
为1.3×10-3 mol/L,求CH3C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1.某铜矿石含氧化铜、氧化亚铜、三氧化二铁和脉石(SiO2) ,现采用酸浸法从矿石中提取铜,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其中铜的萃取(铜从水层进人有机层的过程)和反萃取(铜从有机层进人水层的过程)是现代湿法炼铜的重要工艺手段。
已知:①Cu2O+2H+=Cu2++Cu + H2O;②当矿石中三氧化二铁含量太低时,可用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液浸出铜; ③反萃取后的水层2是硫酸铜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矿石用稀硫酸处理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2++Cu + H2O
、 (写其中2个)
(2)将有机层和水层分离的操作方法叫 ,实验式完成此操作所用到的一种主要仪器是 。
(3)“循环I”经多次循环后的水层1不能继续循环使用,但可分离出一种重要的硫酸盐晶体,该晶体的化学式是 。
(4)写出电解过程中(两电极都是惰性电极)阴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5)“循环Ⅲ”中反萃取剂的主要成分是
30.双酚A,也称BPA,用来生产防碎塑料的原料。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2011年3月2日起,禁止生产含化学物质双酚A的婴儿奶瓶。
(1)双酚A的结构简式如图Ⅰ所示。写出双酚A的分子式
(2)双酚A由苯酚和丙酮( )在酸性介质中反应制得。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以双酚A和光气( )为原料合成一种防碎塑料--聚碳酸酯,简称PC
结构简式如图Ⅱ。以PC为原料制成的婴儿奶瓶在使用过程中会析放出极少量的双酚A,长期使用可能损害婴儿的健康。
① 以双酚A和光气合成PC的反应属
反应
②写出由PC析放出双酚A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关于双酚A和PC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双选 )
A.双酚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双酚A和PC都是芳香衍生物
C.一定条件下双酚A和PC都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
D.一定条件下1mol PC可以和6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29.(16分)Ⅰ.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用以下图示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实验过程中其它因素引起的容积变化忽略不计)。
供选的材料、试剂:酵母菌培养液、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5%NaOH溶液、蒸馏水、检测气压的密闭装置2套(如图所示)、恒温箱。
(1)提出问题:酵母菌进行什么样的呼吸方式?
(2)作出假设: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3)设计实验
①取两套该密闭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在甲装置中加人质量分数5%葡萄糖溶液、酵母菌培养液各1mL,小杯中加入适量的5%NaOH溶液;乙装置中加入质量分数5%葡萄糖溶液、酵母菌培养液各l mL,小杯中加入适量的______。
③调节甲、乙装置,使U形管左右参考点高度相同。
④甲、乙装置均放入28℃恒温条件下培养,60min后记录U形管参考点高度的变化。
(4)根据假设,你预期会看见什么样的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提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也可能产生了乳酸的假设,预期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生物小组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材料:新鲜肝脏研磨液、新鲜血浆、pH分别5.0、6.0、7.0、8.0的缓冲液、恒温培养箱、10%H2O2溶液、试管等。
步骤:
步骤 |
试管编号 |
||||
A |
B |
C |
D |
E |
|
①加入血浆或缓冲液各2mL |
血浆 |
pH5.0 缓冲液 |
pH6.0 缓冲液 |
pH7.0 缓冲液 |
pH8.0 缓冲液 |
②10%的过氧化氢溶液 |
2
mL |
2
mL |
2
mL |
2
mL |
2
mL |
③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④观察、记录各组气泡数量 |
|
|
|
|
|
请回答:
(1)该实验的实验组为_____试管;自变量为____,因变量为_____。
(2)如果右图表示的是在pH=7.0的试管中过氧化氢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请在图中画出氧气生成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标注曲线1)和酶量增加一倍的时候过氧化氢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标注曲线2)。
(3)如果用淀粉代替过氧化氢,并用斐林试剂检测结果,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6分)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__________(结构)内,以防止被细胞溶胶内其它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位于图中__________(结构)上的GABA受体结合。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阴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
(2)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__________(增加、降低),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3)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__________,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__________(缩短、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持续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4)研究表明: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从而导致免疫系统对病毒、真菌的 功能和对肿瘤细胞的 功能降低。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