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24826  124834  124840  124844  124850  124852  124856  124862  124864  124870  124876  124880  124882  124886  124892  124894  124900  124904  124906  124910  124912  124916  124918  124920  124921  124922  124924  124925  124926  124928  124930  124934  124936  124940  124942  124946  124952  124954  124960  124964  124966  124970  124976  124982  124984  124990  124994  124996  125002  125006  125012  125020  447348 

1.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中,作了5处改动。

   (1)在“日地关系”部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之前,增加了“太阳系概况”。这本来是隐含在原来的表述中的,即不了解太阳系概况,就无法说清楚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但是过去的表述省略了,易产生误解。增添5个字,不影;响整个说明的简洁性,表述则更为清楚明白。  

   (2)将“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的后半句“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删除。因为该项内容教材中从来没有讲述过。

   (3)删除了“宇宙环境”中“宇宙环境保护”。因为目前阶段人类根本谈不上保护宇宙环境的问题。如果把大气高层说成是宇宙环境,则是不准确的。

   (4)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部分中,删除了单独的“地理环境整体性”,因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密不可分的。在这部分内容中,作了如此删除后,更加突出了地域分异的规律。

   (5)在地质灾害部分中,以“主要地质灾害”取代了原来的分项的具体表述。因为具体的表述很容易产生片面强调某几种地质灾害的印象,会导致限制教师积极性的负面效果。

试题详情

5.第四部分(中国地理)的“中国的气候”和“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共作了4项改动。

   (1)在“气候的主要特征”后,删除了“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因为该部分内容,在人文地理的农业、工业和环境等部分已经大量涉及,这里重复,而且过于泛泛。

   (2)将“灾害性天气”替换为“气象灾害”,以使表述更为准确。

   (3)把长江和黄河“的源流概况”中的“的源流”去掉,表述更准确。

   (4)京杭运河概况中,已经含“目前通航河段”的内容,且

“目前”的表述也是非常不确定的,故删去“目前通航河段”。

   新课程版《地理科考试大纲》的具体修订

试题详情

4.第二部分(人文地理)“入口和城市”的“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问题”中,删除了“制定城市规划”。显而易见,这不是中学地理所应该解决的教学任务,也是该阶段多数学生所难以讨论的问题。

试题详情

3.第二部分(人文地理)“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中,增删替换约6项,逐一说明如下。   (1)用“主要工业部门”代替了原来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因为,重工业和轻工业的表述已经不完全符合近几十年工业发展的现实,如在上个世纪50一60年代,电机工业绝对属于重工业的范畴,可是在今天它绝对是“轻重”难分。类似的情况在“化学工业”等中也十分突出。新兴的微电子工业更是无法纳入传统的“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系统中。故进行了客观表述式的替换。

   (2)将“工业分布概念”,改为“工业分布概述”,并增加“工业布局”4字。分布的概念类似数学中的公理,高中生无须解释和理解。工业布局才是该部分应该掌握的主要教学内容。

   (3)删除了“主要因素”之后的具体表述。“考试内容”是以慨括性的文字给出考试的“纲”和“目”。全部“说明”中,也仅有农业和这里共汁两处写出了“目”以下的具体项目,属于“赘文”,故予以删除。

   (4)将“世界工业迅速发展”,改为“世界工业发展概述”。工业的迅速发展,有明确的时间和区域限定。将原来不甚准确的表述,替换为客观性的陈述,符合实际情况,教学和考试中也比较易于掌握。

   (5)把“工业生产和布局的新趋向”,替换为“20世纪50-70年代工业生产和布局概述”。道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时,可以说是“工业生产和布局的新趋向”,到了今天就不再是“新趋向”了,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也不再代表一种“趋向”。故改为对世界工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那个时期工业发展和布局的介绍。

   (6)在“中国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中,删除下“1949年以来工业建设的重大成就”和“调整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主要是基于该两项内容不属于地理的教学范畴,且对于中学生也是要求过深的问题。

试题详情

2.第二部分(人文地理)“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部分,删除了三句话,增加了一句话。

   (1)删除了“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原因有二:一是,农业是整个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并非是我国农业的特性;二是,农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政治经济

学的内容,不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内容。

   (2)删除了“1949年以来我国农业的成就”。主要是考虑到该问题属于中国现代史的内容,并且中国农业50多年的历程,不是中学教学几句话能够讲解清楚的,同时它不属于具有明显地理性的教学内容。

   (3)删除了“抓紧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一句。简单地说,该政策是我国一定历史时期的重要农业政策,即它属于中国现代史的研究范畴,或者中国农业经济的研究范畴。另一方面,历史已经证明,该政策的表述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在我国的草原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地“抓紧粮食生产”?不属于地理的研究和教学范畴,又涉及许多要讨论的问题,故删除。

   (4)增加的一句话是中国“农业的现状”。

   增删之后,该段的表述为:中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农业的现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畜牧业和水产业。

试题详情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与单科考试的测试目标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都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专门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不同的是单科考试主要是指对某一学科基本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的测试,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试题可以是分别或同时对地理、历史和政治三个学科基本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的测试。考虑到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政治、历史、地理各科的考试内容均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课程主要为分科课程,很少设置综合课程,因此试题的呈现形式以学科内知识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所占的比例较小,对于学科间综合的题目来说,一般是回答一道题需要同时运用政治,地理和历史中2-3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修订的考试内容具体说明如下:

地  理

   本次修订主要遵循以下4个原则:保持教学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与教材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注意表述问题的准确性和时效;力争考试大纲文字更加简洁,不同部分行文风格尽量一致;努力使地理科考试大纲的地理性更突出。

   老课程版《地理科考试大纲》的具体修订说明

1.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中,删除了九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因为该项要求与教材的实际内容不一致,即在教材中从来没有讲述过九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当然高考也从来没有考过这方面的内容。

试题详情

41.(30分)材料一:2002年1月1日开始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除英国、瑞典、丹麦外的欧元区12国的3.06亿人开始使用共同货币,这是欧洲走向统一的重要标志。经过40多年的规划和努力,欧盟的经济走向自强,其经济实力可与美国相匹敌。去年12月,欧盟在法国尼斯举行的首脑会议上一致同意批准实施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计划,决定在2003年之前建立一支独立于北约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使欧盟在不依赖美国的情况下自主决策、独立行动。

材料二:欧洲局部地区图。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在图中用符号“”将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画出。(4分)

(2)欧共体的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它是_______________国家的首都,该地区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二战后美国与西欧的关系有何变化?其原因何在?(12分)

(4)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尼斯欧盟首脑会议作出这种决策的原因。(10分)

试题详情

40.(30分)材料一:据新华社2002年1月25日电,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实施的沙尘暴课题研究表明,每年冬春影响我国的沙尘暴源区有境外源区和境内源区两大类。境外源区主要有蒙古国东南部戈壁荒漠区和哈萨克斯坦东部沙漠区。境内源区主要有内蒙古东部的苏尼特盆地或浑善达克沙地中西部、阿拉善盟中蒙边境地区,新疆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北疆的库尔班通古特沙漠。沙尘暴发生后,经三条路径传送沙尘。北路从二连浩特、浑善达克沙地西部等地开始,经四子王旗、张北、张家口等地到达北京;西北路从内蒙古的阿拉善的中蒙边境、河西走廊等地区开始,经贺兰山地区、毛乌泰沙地、呼和浩特、大同、张家口等地到达北京;西路从哈密或芝崖开始、经河西走廊、银川或西安、大同或大原等地到达北京或天津。我国沙尘暴由多种因素引发,其中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人为破坏是诱发沙尘暴的重要原因。对内蒙古和河北北部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5年内上述地区耕地增加62万公顷,草地和林地则减少了近80万公顷。

材料二:   沙尘天气发生的年代分布

年代           次数
年代      次数
年代       次数
公元前50年前       0
公元前50年至公元前1年  0
公元1年至50年      0
51年至100年       0
101年至150年       0
151年至200年       1
201年至250年       1
251年至300年       1
301年至350年       3
351年至400年       2
401年至450年       1
451年至500年       3
501年至550年       6
551年至600年       2
601年至650年  1
651年至700年  2
701年至750年  5
751年至800年  5
801年至850年  2
851年至900年  5
901年至950年  2
951年至1000年 2
1001年至1050年5
1051年至1100年13
1101年至1150年7
1151年至1200年27
1201年至1250年18
1251年至1300年 7
1301年至1350年  9
1351年至1400年  2
1401年至1405年  0
1451年至1500年  9
1501年至1550年  8
1551年至1600年  10
1601年至1650年  14
1651年至1700年  22
1701年至1750年  20
1751年至1800年  15
1801年至1850年  14
1851年至1900年  12

(1)引起我国沙尘暴的源地既有境内的,又有境外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保护环境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从沙尘暴的路径可以看出沙尘暴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与沙尘暴的形成有关的天气系统(   )(2分)

A.暖锋   B.冷锋   C.快行冷锋   D.飓风

(4)下列哪些人为活动可减弱沙尘暴的危害(   )(2分)

①植树造林  ②退耕还牧  ③放养产绒量高的山羊  ④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⑤积极建设人工草场  ⑥鼓励采集发莱、增加牧民收入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④⑤

(5)沙尘天气的出现与古代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何?请结合史实说明(10分)

(6)综合运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提出解决土地沙化问题的措施。(1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