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25349  125357  125363  125367  125373  125375  125379  125385  125387  125393  125399  125403  125405  125409  125415  125417  125423  125427  125429  125433  125435  125439  125441  125443  125444  125445  125447  125448  125449  125451  125453  125457  125459  125463  125465  125469  125475  125477  125483  125487  125489  125493  125499  125505  125507  125513  125517  125519  125525  125529  125535  125543  447348 

3.关于该地区乡村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固定型聚落       B.利用黄土的直立性,挖窑洞居住

C .多大型团状聚落,密度较小 D.聚居与散居并存,以小型团状为主

图2中的两条曲线表示地理事物或现象随纬度的变化,图中纵坐标的单位依各相关要素而定。读图回答4-6题。

试题详情

2.该地区可能位于

  A.山西西部   B.江西北部

C.辽宁中部   D.河北北部

试题详情

1.关于图中地点的地形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的地形类型是高原

B.乙处的地形类型是山地

C.A 处的地形类型是山脊

D.B 处的地形类型是山谷

试题详情

1.在“陆地”的考点中,表述为“陆地的组成要素及其运动”,而去年的表述为“陆地的组成要素和地壳的变动”。“陆地的运动”要比“地壳的变动”内容广,实际上是扩大了考点内容,考生不仅要掌握地壳的变动,还应掌握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和水的循环运动。  2.“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考点中,要掌握“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去年则简单地表述为“资源问题”。这一调整充分切合了当今世界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这一热点,从中也衍生出可持续发展的话题,考点更为明晰,考生的复习也更具针对性。  3.今年的考纲列出了“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这一考点,去年的表述为“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调整缩小了考查范围,就是说考生只用关注陆地自然资源,对中国近海的海底矿藏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没有做要求。  4.删除了“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考点,新教材在数年前就删除了这一内容,近年来的高考也未考到这一考点。  二轮复习建议  1.加强地理规律与区位原理的归纳。考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一般而言考生应熟练掌握五大地理规律:即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准确运用四大区位理论:即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  2.加强区域定位与读图训练,注重热点渗透与薄弱点补缺。图像考查是地理高考题的主要特征,所以考生要学会运用经纬度、海陆轮廓形态、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区边界等方法进行区域定位。同时,适当渗透社会热点,如中部崛起、长株潭地区、武汉城市圈、滨海开发区、云贵川地区、闽浙台地区、黑海地区等热点地区,再如“奥运”、“雪灾”、“地区冲突”、“农业”、“能源”、“交通”、“金融”与贸易等焦点问题

试题详情

3.关注时政热点,这些热点体现国家意志,又是老百姓关注的大事。比如人口问题、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环境、科技革命、民主法制、社会和谐、新农村问题等。  4.培养良好的答题规范。

地理:考点略有增删 

    考纲变化及高考趋势

今年的地理高考大纲对考点略有调整。具体如下:

试题详情

2.把握主干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试题详情

4.突出思想方面的改革、论战。如增加了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等。

试题详情

3.增加古代制度创新的考查,强调制度创新。如府兵制、募兵制、西汉时期的编户齐民、刺史制度等。

试题详情

2.增加对农民问题的考查,涉及农民改革、农民起义等。如明末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