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D 解析:依题意可知:甲和乙反应生成了丙和丁两种物质,可表示为:
甲 + 乙 丙 + 丁
(25-10)g 5g (21-10)g
所以,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丁物质的质量为:(25-10)g-(21-10)g = 9g。
点拨:丙的质量增加,说明丙为生成物,要正确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反应后
生成的物质的质量,而不要简单地认为:甲 + 乙 + 丙 丁。
3、B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消耗的BC与生成的B的质量之比为5:4,现消耗掉C的质量
为80g,则生成B的质量为6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A2C的质量为2g+80g-64g==18g。
点拨:首先要看懂图像,然后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已知条件出解。
2、B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对象是化学变化。B项中酒精质量变小,为物质的挥发
性造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点拨:要正确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
1、D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质量关系,而
不是体积相等的关系等。
15、(10分)阅材料,回答问题。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
应后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
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审恒。
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相似,为何结论不同?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实验
探究,并完成以下相关内容:
(1)交流讨论: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究竟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呢?
(2)提出假设:若用同种金属、同一容器进行实验,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由
于 的缘故。
(3)实验验证:已知钠在空气中受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
简答 |
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不块金属钠,塞紧橡皮塞,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 |
称量前需
|
取下锥形瓶,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角架上微热, 观察金属钠受热燃烧,冷却后再称量 |
称量时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锥形瓶塞拔下一会儿后,盖上瓶塞再称量 |
称量时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得出结论:假设成立。
(5)依据以上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
。
紧跟教材训练答案
14、(4分)小明在试管里放入少量的白色碳酸氢铵(NH4HCO3)固体,用试管夹夹持在
酒精灯上加热。他闻到了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试管品有水滴生成,他又将生成的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会儿后,白色固体完全消失。小明认为这一变化不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呢?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13、(2分)我国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将于今年10月发射升空,届时将有宇航员进行太
空行走。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双氧水(H2O2),它们混合
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N2↑+4H2O,则肼X的化学式为 。
12、(2分)在化学反应2A+B==2C中,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1、(2分)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g,燃烧后的质量为b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cg,水蒸气的质量为dg,则产物共 g,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g。
9、10、选用原资料253页中第9、10、两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