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26689  126697  126703  126707  126713  126715  126719  126725  126727  126733  126739  126743  126745  126749  126755  126757  126763  126767  126769  126773  126775  126779  126781  126783  126784  126785  126787  126788  126789  126791  126793  126797  126799  126803  126805  126809  126815  126817  126823  126827  126829  126833  126839  126845  126847  126853  126857  126859  126865  126869  126875  126883  447348 

25.十七大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下面哪些措施可以达到改善民生的作用      (   )

①增加教育收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②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⑤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⑥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试题详情

24.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了以下哪些哲学原理                                                (   )

   ①发展的观点    ②规律的客观性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量变质变原理    ⑤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         D.①③⑤⑥

试题详情

23.十七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反映的政治学道理有          (   )

    A.执政党的性质规定国家的道路

    B.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只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就一定会发展进步

    D.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人民的利益,体现党的性质

试题详情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于10月21日上午闭幕。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2.十七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旗帜具有导向作用               B.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

试题详情

23.1800年-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

年份
1800
1840
1860
1880
金额
1.4
2.4
7.2
14.7

出现上表所反映现象的物质技术条件是(    )

A.市场经济体制被各国普遍接受           B.化学工业的建立 

C.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试题详情

22.“l816年,在英国塞缪尔格雷格的工厂里总共有252名工人,其中17%是l0岁以下的儿童,而l8岁以上的工人不到30%。”这一现象与英国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

A.清教徒革命      B.克伦威尔统治     C.圈地运动    D.工业革命

试题详情

21.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  )

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

试题详情

20.“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对这名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拿破仑在被征服地区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想;   ②拿破仑对被征服地区进行了压迫;

③拿破仑遭到了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  ④拿破仑称帝,违反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遭到了法国人民的普遍反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9.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    )

A.完全一致     B.大同小异       C.正好相反       D.互为补充

试题详情

18.“彼汾(汾水)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此文应该出自于《诗经》中的(    )

A.《雅》        B.《颂》        C.《风》       D.《晋风》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