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改革要改变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应该是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B.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还未充分合理利用
C.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D.大规模的企业种植园,农产品商品率较高
15、你认为下列对农民增收最为可行的措施是
A.在南方农村大力发展畜牧业 B.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大中城市
C.搞好粮食的转化和深加工 D.精简乡镇机构、减少农业投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3、该地形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
A.矿物质含量低 B.有机质含量高
C.土质疏松 D.酸性较强
14、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30年前起步的农村改革,使我国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但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力增大,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仍未完全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等等。
当今世界各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然不断下降,但农业仍是一个国家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回答10-11题。
10、法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经济不能很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和割地赔款 B.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营的落后
C.封建专制统治严重束缚着经济的发展 D.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经济发展
11、美国“罗斯福新政”在农业上采取的措施,实质上是
A.增强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B.提高消费能力以使市场复苏
C.保障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价格
权益
8、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下列有关北魏“均田制”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起到了限制豪强兼并,增加政府收入的作用 D.受田农民必须负担租庸调 9、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分田”规定的实质是
A.建立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实现平均主义
7、下列措施对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具有直接作用的有
①唐朝的租庸调制 ②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 ③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 ④清朝推行的摊丁入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个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据此回答4-6题:
4、要实现以上美好图景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这是因为
A农村经济发展可替代其他方面的发展
B农村经济发展能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C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自然会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
5、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全会释放的最强烈信号,从经济学上来讲,为此必须
A. 重视农业的主导地位 B.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善于抓住重点 D. 提升城市的产业化水平
6、全会制定的方针政策和美好图景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8亿农民的意愿。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④ 中国共产党得到了最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国历史上的历代政府都比较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回答
7-9题。
(一)选择题: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据此回答1-3题:
1、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从经济学上体现了
A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注重社会公平
C坚决惩治党内的腐败现象,加强作风建设
D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2、全会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史方位做出的科学判断,表明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提高。从哲学上说明了
A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B党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了与时俱进,
C坚持统筹兼顾,恰当解决次要矛盾
D农村的改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
A.党的经济领导 B. 党的思想领导 C. 党的组织领导 D. 党的政治领导
(三)政治学:
1、经济常识 ①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②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增加农业投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④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决策。
2、哲学常识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根据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是正确的意识,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指导作用。②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农民的小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小康。③内外因的辩证关系。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要依靠“三农”自身的努力,是内因、是根据;国家的惠农补贴政策是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④事物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可以引起质变。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果、农产品结构可以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⑤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党和国家把“三农”问题当重点来抓,解决好9亿农民的利益问题应该是重中之重。
3、政治常识
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应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着力解决好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三农”问题。③党的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二)、历史学科:
1、古代的土地制度:
⑴古代的土地制度主要有:①井田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②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③王莽实行王田制;④曹魏实行屯田制;⑤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⑥清实行更名田。
⑵从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演变,以及封建社会不同土地制度的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而这种封建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⑶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始终存在的现象,它造成社会生产萎缩、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地主加重人民的剥削等。有远见的统治前往往运用政治权力,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调整,一是确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土地.二是安定农民,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以恢复生产,巩固统冶。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土地兼并,但常常会出现短暂的“治世”景象。
2.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产生于战国时代,是历朝统治者的经济指导思想,其实质是保护封建地主经济。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保证了农业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对建统治秩序,巩固统治。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它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妨碍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到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压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犯了经济发展规律,导致国家落后。历史表明:农业是国家的根本,重视农业是正确的,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交流,人为抑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只有农工商都为“本”,国家才会富强。
3.古代的赋税制度
我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与土地关联密切。按赋税内容特征分类,有三种;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如西汉的编户制度、北魏的租调制、隋唐租庸调制;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如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③以货币为征收方式的赋税制度,如募役法、一条鞭法、地丁银。④从赋税制度的演变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A.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逐渐向按土地财产为主的标准转化;B.税收逐渐由实物向货币转化。C.赋税制度的变革,实质上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
4.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
中国共产党依据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社会矛盾的变化,制定了符合当时实际的土地政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①1931年,中共制定了“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 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③1947年.中共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④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