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27424  127432  127438  127442  127448  127450  127454  127460  127462  127468  127474  127478  127480  127484  127490  127492  127498  127502  127504  127508  127510  127514  127516  127518  127519  127520  127522  127523  127524  127526  127528  127532  127534  127538  127540  127544  127550  127552  127558  127562  127564  127568  127574  127580  127582  127588  127592  127594  127600  127604  127610  127618  447348 

2.下列关于图中A、D两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A、A吹偏北风,D吹偏南风。   B、A吹偏南风,D吹偏北风。

  C、A、D均吹偏北风。      D、A、D均吹偏南风。

图2为赤道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其中①板块主要位于100W-600E。据此完成3-4题。

试题详情

1.沿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hPa等压面剖面图(横坐标自左至右为X至Y),与上图中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   )

试题详情

38.(32分)

   材料一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针对社会事业长期发展滞后,民生领域“欠账”多的实际,近几年来,我国财政逐步转向“民生”财政,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在相关领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既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图表:2009年中央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授入情况

项目
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就业
保障性安居工程
资金(亿元)
1981
1181
2930
420
493
增长(%)
23.9
38.2
17.6
66.7
171

  (1)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

     展社会事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更加积极的

     就业政策,把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

     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把保

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方向

     转变的必要性。(9分)

  (3)结合材料和图表,从经济学角度看.怎样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12分)

试题详情

36.(36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请列举三条分界线:(6分)

  (2)简要分析图中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的自然条件,(10分)

  (3)图中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试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4)天津化学工业发达的原因之一是:附近有    油田和     (名称)盐场。

     并分析该盐场的形成条件。(8分)

  (5)环渤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4分)

试题详情

35.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东部的外向型经济受到冲击,而区域发展三大战略的累积效应,使西部、中部、东北地区经济依然快速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增速比较

省份
广东
上海
浙江
重庆
湖南
东北三省
增速
10.1%
9.7%
10.1%
14.3%
12.8%
13.4%

    上述材料表明                                                  (   )

    ①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了作用

    ②东部地区经济存量低于东北及中西部地区

    ③东北及中西部经济增速超过东部地区

    ④推进区域梯度发展潜力巨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2009年2月28日,被公众高度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今年6月1日起实行。回答33-34题:

33.在《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了13次调研活动,曾向31个省

份和28个部委征求意见。另外还包括6个社会团体,16个高等院校和法学研究所。向社会征求意见期间,收到各方意见11327条。这表明                                (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享有立法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问计于民,坚持对人民负责

    ④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

20090428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4.《食品安全法》从起草到修订出台,跨越两届全国人大常委,历时三年,经历四审,其

    间由于涉及多方利益重新调整,直到最后四审之时,各种意见仍在博弈。这说明(   )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立场不同主观认识也就不同

    ③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⑤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

试题详情

32.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中国人信步太空到“嫦娥”一号精确撞月,实现奔月梦想。

    中国航天实践的成功表明                                         (   )

     A.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规律

     B.认识决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

     C.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试题详情

31.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下列关于“党性”与“党风”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党的世界观、政治理想和人生理念的集中体现

    ②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

    ③突出强调党性修养,并不仅是务虚,而是针对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而特别提出的

    ④党性不纯,会削弱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