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7.古代人认为天地“有容乃大”。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上述观点不足之处在于
A.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
C.没有看到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26.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说明
A哲学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B科学研究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基础 D没有哲学作指导,就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
25.“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 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
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以及西方哲学家都曾默想和探究“天”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的说明
A.哲学发展与大自然无关 B.一切科学知识都是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23.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
于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密合作 B.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
C.交通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D.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
22.语言的变化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中国近代,棉布、火柴等日用生活必需品大都来自西方,所以人们叫棉布为洋布,火柴为洋火。改革开放以来,洋火、洋布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了。这说明
A.中国人不再崇洋媚外 B.人们喜欢追求时尚
C.中国脱离了世界市场 D.民族工业长足发展
21.1982年1月5日,FOLLOW ME 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 广电事业的发展
20.北师大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C.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保障了原有的社会制度
19.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18.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却由于历史的原因,依然深陷在历史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