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29047  129055  129061  129065  129071  129073  129077  129083  129085  129091  129097  129101  129103  129107  129113  129115  129121  129125  129127  129131  129133  129137  129139  129141  129142  129143  129145  129146  129147  129149  129151  129155  129157  129161  129163  129167  129173  129175  129181  129185  129187  129191  129197  129203  129205  129211  129215  129217  129223  129227  129233  129241  447348 

32.为应对雨雪天气,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北京市政府一方面加强市场监测,严防哄抬物价,另一方面制定应急预案,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随时做好商品调运工作;考虑到气温较低,把供暖时间提前。这表明政府在履行

①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②经济调节职能   ③市场监督职能   ④价格管制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31.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同时,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件。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

A.决定着公民能否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决定着我国能否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C.决定着公民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

D.决定着公民能否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试题详情

为了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据此回答29-30题。

29.我国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制定《纲要》,这一过程做到了

A.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B.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C.依法执政,行使国家立法权     D.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30.2010年1月11日至2月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五次座谈会,就正在编写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教育专家和学者,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五次座谈会上,公民是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国家大政决策

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国家大政决策

③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国家大政决策

④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国家大政决策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28.公安部部署,自2009年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各地交管部门针对高发区域和高发时段,高密度部署勤务,提高拦查频率,对有酒后驾驶嫌疑的车辆和驾驶人严格检查。有人认为,这一规定对司机未免太苛刻了。这一观点

①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②坚持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③没有看到公民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行使公民权利 

④没有看到公民应该先履行义务才能行使权利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27.某村在网上开办的“村民博客”不仅方便了村民直接参与村委管理,而且创新了农村基层管理模式。“村民博客”有助于村民

A.行使国家权利    B.行使民主权利   

C.行使选举权     D.履行政治性义务

试题详情

26.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提出一个事关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

   A.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       B.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C.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D.报请有关行政部门批准

试题详情

25.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4.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等开通了QQ留言网址、邮箱,欢迎广大群众为广东的发展“灌水”、“拍砖”,网民的很多建议得到采纳,反映的问题得到处理。这一做法

①保障人民民主,扩大公民权利       ②为民众表达诉求创设新渠道 

③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与广泛性   ④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便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23.《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试题详情

22.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7(尼克松中国之行)和图8(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