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29146  129154  129160  129164  129170  129172  129176  129182  129184  129190  129196  129200  129202  129206  129212  129214  129220  129224  129226  129230  129232  129236  129238  129240  129241  129242  129244  129245  129246  129248  129250  129254  129256  129260  129262  129266  129272  129274  129280  129284  129286  129290  129296  129302  129304  129310  129314  129316  129322  129326  129332  129340  447348 

15.“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   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需要

试题详情

14.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

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

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①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②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经济体制 ④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3.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

遗产日”,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图5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志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金饰图案。有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或“四鸟绕日”。下列不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A.三江并流         B.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C.敦煌莫高窟       D.拉萨布达拉宫

试题详情

12.在“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书有“正、清、和”三个大字的匾额,这

三个字体现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正、清、和” 分别是指         

A.道、佛、儒的精神内涵        B.法、佛、道的精神内涵

C.儒、道、佛的精神内涵        D.法、道、儒的精神内涵

试题详情

图中AOB是赤道的一段,A点位于B点的正西方,APB刚好等于地球的半径,且赤道上弧线AOB属于3月12日,其余赤道地区为3月13日。读图4,回答10-11题。

10.AB之间的经度之差为

A.30°    B.60°    C.150°   D.180°

11.下列关于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纽约(西5区)时间为3月12日3时      B.伦敦时间为3月13日10时 

C.悉尼(东10区)时间为3与13日6时      D.北京时间为3月13日16时

试题详情

图,读图回答7-9题。

7.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依次是

A.巴西、印度、中国、美国

B.中国、美国、印度、巴西

C.美国、中国、印度、巴西

D.中国、美国、巴西、印度

8.人均甘蔗产量最接近的两个国家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9.下列关于四个国家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都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      B.丙、丁都是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

C.四个国家中,水能最丰富的是丁国     D.乙和丙两国高原面积都广阔

试题详情

回答4-6题。

4.图中洋流①②③④,

属于风海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M阴影区为同一种气候类型,但气候类型在甲地区分布的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乙地区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影响图中该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及轮廓   B.大气环流      C.地形分布     D.洋流影响

6.关于甲、乙两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区域气候类型相同          B.c、d所在的国家工业都很发达

C.c、d沿岸渔业资源丰富           D.a、b两地地形都以平原为主

图3为四个国家三种农作物产量统计

试题详情

读图1,完成1-3题。

1.此河段河流流向为

A.自西向东流     B.自东向西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   D.自东北向西南

2.滩田M处可种植一季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水稻        B.棉花      C.油菜        D.甜菜

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河河水与两岸地下水关系的是(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

读图2的甲、乙两区

域地理事物要素分布图,

试题详情

图1为我国南方某平直河段的剖面示意图,

试题详情

39、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珠江流域图

(1)读图判断广东省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2)简要分析珠江流域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及水能开发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14分)

材料二:在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构想时,当时广东省负责人张德江曾对其背景做了一番阐述。他说,改革开放20年来,广东创造了奇迹,这是邓小平理论实践的结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的结果,也是全国人民支援的结果,也是广东人民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结果。但是纵观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形势的变化,广东提出了“泛珠三角”这样一个设想。这个设想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

(3)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就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区域。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可抵达哪些地区?唐朝时,从广州出发,海路最远可以抵达哪里?(6分)

(4)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早产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地区之一。结合有关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知识,说明该地区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因。(6分)

(5)广东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有着光辉的历史篇章。举例说明国民大革命时期,在广东发生过哪些影响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历史事件?(8分)

材料三:“9+2泛珠三角”是典型的东、中、西三大板块的有机融合。除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区外,内地9个行政省区中,“东”有广东、福建和海南共三个行政区,“中”有湖南和江西共两个行政区,“西”有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共四个行政区。由东、中、西三大板块构成的大区域,其最大特征之一是差异性。在互利互惠、共赢共荣基础上,这种多元化、差异性,成为区内社会、经济、文化和其他各方面交流、合作的重要动因。

(6)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道理,分析“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哲学依据。(12分)

材料四:从2004年首届洽谈会闭幕到今天,“9+2”省区之间共签订合作项目4473个、合同金额4535亿元,将“9+2”合作再次推向新的高潮,并充分印证了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生命力。随着“港澳带动效应”和“南扩效应”的发挥,“9+2”的整体开放水平可望迅速提高,市场开放半径可望很快扩大,开放成果可望很快在区内各地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分享。这无疑会促使全国对外开放出现沿海、沿边的“线的延伸”以及“向内地纵深推进”的新态势。

(7)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积极成果对我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8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