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29576  129584  129590  129594  129600  129602  129606  129612  129614  129620  129626  129630  129632  129636  129642  129644  129650  129654  129656  129660  129662  129666  129668  129670  129671  129672  129674  129675  129676  129678  129680  129684  129686  129690  129692  129696  129702  129704  129710  129714  129716  129720  129726  129732  129734  129740  129744  129746  129752  129756  129762  129770  447348 

5.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

试题详情

4.关于图中A、B两处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吹偏北风,8处吹偏南风   B. A处吹偏南风,B处吹偏北风

  C. A、B两处均吹偏北风      D.A、B两处均吹偏南风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据图回答5-6题。

试题详情

3.下面四幅图中.与沿右图的XY方向所作900hPa等压面剖面相符的是

     A         B         C          D

试题详情

2.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正值夏季        B.b地昼短夜长

  C.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D.d地出现极昼现象

   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单位:m)。据图回答3-4题。

试题详情

1.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a   B.b   C.c D. d

试题详情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11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l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1-2题。

    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

试题详情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试题详情

31.(21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发生的代谢变化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0.(21分)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成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___倍体植物;

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试题详情

29.(16分)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                        

(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