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8. (1)
(2)
(3)
(4)
37.(1)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 ______
(4) (5) ____________
(6)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1)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2)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
(3)___________ (4) (5)
35.(1)
(2)
(3)
(4)
(5)
34.(1) (2)1) 2)
(3)1) 2) 3)
33.(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 ]_________
(5)[ ]________
(6)[ ]_________ (7)[ ]_________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
|
|
|
|
|
|
|
|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
|
|
|
|
|
|
|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
|
|
|
|
|
|
|
|
|
29 |
30 |
31 |
32 |
|
|||||
|
|
|
|
|
39.(9分)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各种生理活
动的基本方式,右图1表示神经调节的反
射弧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结构M表示 ,
结构③表示 。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上是以生物电的形
式传导的。如果将连接灵敏电压计的导 图1
线两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和内部,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变化。下图2
所示即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3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38.(11分)下图表示在三个密闭装置中培养某种细菌的实验,在控制条件下培养一段时
间后,分析培养液中淀粉酶的活性,请回答有关问题:
(1)所培养细菌的代谢类型为 型,培养液中供给细菌所需的营养物质除碳
源外还有 、 、 和 。
(2)由实验分析可知,该细菌合成淀粉酶需要的特殊细胞外条件是 。
(3)经过诱变处理,在无淀粉条件下培养该菌,也从
培养液中检出了高活性淀粉酶,将诱变后得到的
菌悬液适当稀释后,转接于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
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
碘液作显色处理,看到如图所示情况,这说明, 的菌落是突变菌。
(4)如果要将上述突变菌纯化、进一步扩大培养可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 蘸取少
许含有目的菌的悬液,用 的方法转接于 培养基培养,得到单个
菌落;准备好如 (填“甲”、“乙”或“丙”)的培养液装置若干,再取单个菌
落的菌体,分别转接于各个装置后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培养液中淀粉成分的变化,选
出淀粉显著减少的装置中的菌进一步扩大培养即可达目的。
37.(10分)右图为某植物的叶绿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在A中发生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
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O2进入叶绿体后,在B中形成甲物质。光合作用
产生的甲物质(小分子有机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呈现红黄色。
(3) 用14C标记CO2进行光合作用,可在___________
结构中测到放射性物质。若突然停止光照,此时含
有放射性的______物质大量积累。
(4) 有一种蓝色的染色剂DCPIP被还原后成为白色,下面条件能使DCPIP产生最大程度颜
色变化的是 ( )
A.分离的叶绿体,置于黑暗中 B.分离的叶绿体基粒,置于光下
C.叶绿体提取液,置于黑暗中 D.叶绿体基质提取液,置于光下
(5) 若测得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每小时可产生32毫克的氧气。在同样温度的黑
暗中,线粒体每小时消耗4毫克氧气。那么该植物一天只有12小时的光照,则一天可
积累____________毫克的甲物质。
(6)若将该植物种在温室中,写出两种通过改变A、B中生理过程强度来提高产量的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尝试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你将用到的试剂分别是(至少写出2
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