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测定室内空气的污染物甲醛的含量是否超标。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KMnO4+5CH2O+6H2SO4=2K2SO4+4MnSO4+5X+11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CO B.CO2 C. H2CO3 D.K2CO3
5.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其中错误的是
A.25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4.最近“纸火锅”(如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3.成语“饮鸩止渴”原指喝毒酒解渴,用于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困难,不顾严重后果。“鸩”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是三氧化二砷(As2O3)的俗称,有剧毒。As2O3中As的化合价为
A.-3 B.-2 C.+3 D. +2
2.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绿色世纪”。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D 宜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学科
C.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进行
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刻舟求剑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30.(8分)取13.8g(R为未知金属元素)固体完全溶于水得到100g溶液,加入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34.2%的Ba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沉淀19.7g。向所得的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逐滴加入2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刚好变成无色,试计算:
(1)R的相对原子质量;
(2)所加溶液的质量;
(3)最后所得RCI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9.(7分)工业炼铁是把铁矿石和焦炭等原料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通入空气进行一系列反应把铁还原出来。
(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在高炉里反应生成单质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计算:①5000t含氧化铁84%的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_t;
②上述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得含铁98%的生铁____________t。
28.冬日里的一天,某班教室的暖气片和暖气管的接口处突然爆裂,里面喷出大量的黄色液体,并伴有一些红褐色的固体。水暖师傅、老师及同学们进行了紧急抢修。事后,同学们出于好奇收集了红褐色固体进行探究。
[初步分析]红褐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铁锈,铁锈的成分复杂,主要是________。由此联想到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使铁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
[搜集资料]①不溶性碱金属氧化物+水(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②暖气片是由生铁铸成的;③地暖气用水为硬度较大的自来水;
④铁与铜都是属于金属,有部分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可以形成铜绿[化学式为]。
[提出猜想]请根据上述任意一条资料分析,红褐色物质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写一种物质即可),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红褐色固体已干燥并研成粉末)。
实验过程 |
预期的实验现象 |
|
|
[拓展分析]通过以上探究过程,再结合资料④,你对铁生锈的条件有什么新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你根据下4-8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若选用F装置收集氨气,应从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通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