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
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
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查水的组成基本知识。对于水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
1.水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水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水的组成。
答案:氢元素 氧元素
7.某化学活动小组测定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进行实验如下:
取10支大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而后分别把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实验结果如下:
H2的体积分数(%) |
90 |
80 |
70 |
60 |
50 |
40 |
30 |
20 |
10 |
5 |
空气体积分数(%)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95 |
点燃现象 |
安静燃烧 |
安静燃烧 |
弱爆炸 |
强爆炸 |
强爆炸 |
强爆炸 |
强爆炸 |
强爆炸 |
弱爆炸 |
不燃烧 |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混合气体爆炸范围,氢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结果评价:“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保持试管倒置,如果只发生轻轻的‘噗’声,表示收集的氢气已纯”的说法其真正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0%-70%
(2)氢气的体积分数大于70%
6.(经典回放)在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思路解析: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由氢元素组成。氢气是相同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纯净的氢气能够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物是水。A、B、C均描述了氢气的物理性质。
答案:D
我创新 我超越
5.(经典回放)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R.Boyle)指出:元素是组成复杂物体和分解复杂物体时最后得到的那种最简单的物质。当时还没有电解技术,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根据你的理解和现在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说法是( )
A.水是最简单的物质 B.水是一种元素
C.水含有氢和氧两种单质 D.水是纯净物
思路解析:根据波义耳的说法,他所指的元素实际上是单质。今天,我们通常说: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物质叫做单质。显然,元素和单质不是一回事。电解实验证实,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纯净物。
答案:D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火一定能发生爆炸
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D.家庭中若发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应杜绝一切明火,以防发生爆炸
思路解析:任何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或氧气时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点燃时必须验纯。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使用前必须验纯。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在爆炸极限内才发生爆炸。
答案:B
我综合 我发展
3.下列有关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纯净物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思路解析:水是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元素是宏观概念。
答案:C
2.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说法不可取的是( )
A.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D.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思路解析:考虑实验误差,氧气和氢气的溶解性。
答案:A
1.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
A.物理变化 B.氧化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思路解析:电解水生成了新物质氢气和氧气。
答案: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