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透镜
(1)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2)凹透镜与凸透镜都是利用光的折射,区别是:结构上,前者是中间薄边缘厚,后者是中间厚边缘薄;前者对平行人射光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焦点(虚焦点),后者对平行入射光折射后会聚,并会聚于焦点(实焦点);前者永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后者能成实像(物距大于焦距时)也能成虚像(物距小于焦距,所成虚像是正立、放大的).
(3)焦点、光轴、焦距
光轴:通过光心的直线叫透镜的副光轴.其中有一一条特殊的既过光心又过透镜两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F,F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F,F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焦距:透镜的焦点与光心的距离叫做透镜的焦距,记作f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所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有放大的像也有缩小的像;有正立的像也有倒立的像.像的实、虚、大、小、正、倒皆决定于物的位置.设物与凸透镜距离为u,像与凸透镜距离为v,凸透镜焦距为f。
5.光的色散
(1)色散现象
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实验中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通过棱镜的折射,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单色光.
(2)物体的颜色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物体呈现黑色,说明它能吸收各种颜色的光.物体呈现白色,表明它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3)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①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②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颜料的三原色.
4.光的折射现象
(1)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人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会产生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海市蜃楼,鱼缸中的水变浅了等.
(3)利用光的折射可以制成各种改变光路的器件,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三棱镜和透镜.
(4)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异同
3.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定律可以表述为:“三线共一面,法线居中,角相等.”
(1)光的反射规律指出了发生光的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前弄清一点、二角、三线的涵义.
一点:指入射点,用字母“O”表示.
二角:指入射角和反射角,入射角指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三线: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法线是通过入射点作的垂直于反射面的虚线,这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没有具体的含义,但在确定人射角、反射角时法线却是关键,因为反射角和入射角是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一束平行光射到镜子、平静的水面等,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如果平行光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那么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成像
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对称、虚像.
2.光的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如果是两种不同介质或同种介质但密度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是会发生变化的.如光的反射和折射.
(2)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的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等.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l08m/s,在其他介质中光速要小.
1.介质、光源、像
(1)介质:传播光的物质叫做介质.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像:发光点发出的光,经过光学器件后的会聚点叫发光点的像.像分实像和虚像:
实像 ①发光点发出的光,经反射(或折射)后的会聚点;②能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 ①发光点发出的光经反射(或折射) 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②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本讲内容在各地中考中均有出现,而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及应用是光学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多以填空,选择,作图为主,要掌握这类题 的方法和作图的规范化,在今后的中考中反射和折射同时出现的综合性试题及用上述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是中考的热点,同时由于新课程的实施,色光、不可见光、眼睛的构造及矫正等都可能成为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内容。
研究2008年各地中考光学题、预计2009年中考会以课标为依据,考查集中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光的反射与折射(科学探究、解释现象、作图)、平面镜(作图、特点、及应用、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规律及应用)、望远镜、显微镜等内容上,在复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1)光学仪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平面镜与凸透镜成像的探究;(3)光污染问题;(4)与光相关的作图等问题
2、(08安徽)如图所示,小物块A在固定的斜面B上恰能匀速下滑,
请在图中画出A下滑时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 提供!
1、(08江苏南通)在图中,画出电灯静止时受力的示意图:
2、(08黄石)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
接触面的材料 |
压力F/N |
摩擦力f摩/N |
① |
木块与木板 |
8 |
l.6 |
② |
木块与木板 |
12 |
2.4 |
③ |
木块与毛巾 |
12 |
5.0 |
(1)分析比较序号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序号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 摩擦力越大。
(3)上述研究方法叫“拉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有 (填序号)
①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②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④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