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261  13269  13275  13279  13285  13287  13291  13297  13299  13305  13311  13315  13317  13321  13327  13329  13335  13339  13341  13345  13347  13351  13353  13355  13356  13357  13359  13360  13361  13363  13365  13369  13371  13375  13377  13381  13387  13389  13395  13399  13401  13405  13411  13417  13419  13425  13429  13431  13437  13441  13447  13455  447348 

15.NaNO2(亚硝酸钠)、NaCl和物质M (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像可知:

A.20 ℃时,100gNaNO2的饱和溶液中含NaNO280.8g

B.t2 时,NaNO2、NaCl和M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NO2<NaCl<M

C.分别将NaCl和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所得二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可用下述方案鉴别NaNO2、NaCl两种物质:20℃时分别取NaNO2、NaCl各5.0g于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10mL水(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充分搅拌后观察

试题详情

14.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氧化钙溶于水使水温升高,所以能使水温升高的物质一定是氧化钙

B. 氯化钠能使水的凝固点降低,所以能使水的凝固点降低的物质一定是氯化钠

C.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 有机物完全燃烧时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试题详情

13.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S + O2 点燃 SO2          B.2CO + O2 点燃 2CO2

C.2H2 + O2 点燃 2H2O        D.2H2O 通电 O2 ↑+ 2H2

试题详情

12.严查酒后驾驶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一种“酒精检测仪”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 , 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应为

A.Cr2O3          B.CrSO3         C. Cr2(SO4)3      D.CrS

试题详情

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所需试剂如下,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Cu、Ag、FeSO4溶液        B.Fe、Ag、CuSO4溶液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    D.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试题详情

10.某校毕业联欢晚会上小明表演了-个魔术:他拿出一把装满“水”的“宝壶”,分别向编号为ABCD四只烧杯(装有少量不同试剂)中倒“水”,结果A杯无色透明,B杯看似红墨水,C杯看似蓝墨水,D杯看似牛奶。则宝壶中的“水”可能是

A.H2O2      B. NaOH溶液    C.HCl溶液     D. AgNO3溶液

试题详情

9.下面是某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

 

试题详情

8.在防疫用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氯精中C、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

D.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试题详情

7.某学习小组对蜂窝煤燃烧进行如下的探讨,并得出了相应的解释。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量燃烧含硫煤会污染空气,增加酸雨的产生。解释:煤燃烧后产生CO2气体

B.在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解释:CO难溶于水

C.将煤做成蜂窝状就更易燃烧。解释:蜂窝状的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

D.煤燃烧正旺时关上炉门,煤上方火焰呈蓝色。解释:因O2不足产生的CO在燃烧

试题详情

6.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