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的“水立方”,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
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如图所示。下列对其屋顶设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屋顶上设计临时悬挂的隔噪网,能减弱降雨时雨滴声造成的噪音
B.屋顶上设立多个自然排风机,能让室内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
C.屋顶上采用透光性良好的特殊膜,能确保场馆白天尽可能采用自然光
照明
D.游泳池消耗的水大部分能从屋顶收集并反复使用,这是利用水的升华
和液化形成的水循环
2.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现沿虚线将下部分截去,则剩下
的部分将
A.上浮一些 B.静止不动
C.下沉一些 D.无法确定
是正确的)
1.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
31.(9分)电热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由机内温控开关S0自动控制),从说明书上收集到如下表的参数和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求:
(1)当S0断开时,饮水机处于 ▲ 状态(选填“加热”或“保温”)。
(2)求电R2的阻值。
(3)求电热饮水机在加热状态下的工作电流。
(4)若将水箱内装满20℃的水,需要工作25min才能加热到75℃。求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和该电热饮水机的加热效率.[c水=4.2×103J/(kg·℃)]
30.(6分)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如图所示,已知斜面上木箱的质量为40kg,人对木箱的拉力为75N,此时木箱沿斜面上移了4m,高度上升了0.6m。求:
(1)木箱受到的重力(g取10N/kg);
(2)拉力做的有用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
29.(4分) 例:冬天下过雪后,李莉发现脏的雪比干净的雪熔化得快.李莉猜想:是因为它们吸收太阳辐射热的本领不同,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的吸热本领强.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她做了如下实验: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包起来.然后将两个牛奶瓶放在同处,在阳光下照晒,每隔5min测一下瓶中水的温度。经过0.5h的实验,李莉得到的两只牛奶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日照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 |
白纸牛奶瓶水温/℃ |
23 |
25 |
26.6 |
28 |
29.2 |
30.2 |
31.0 |
… |
黑纸牛奶瓶水温/℃ |
23 |
26 |
28.5 |
30.5 |
33.0 |
34.2 |
35.0 |
… |
李莉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李莉的猜想正确吗? ▲ 请举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一例: ▲ 。
(2)由实验数据推测牛奶瓶的水温升至一定高度后不会再上升(低于水的沸点),你能帮李莉说出其中的道理: ▲ 。
(3)这两牛奶瓶中的水温最高温度t白 ▲ t黑。
28.(9分)小宇骑车不踩踏脚板,在水平路面上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于是他猜想滑行的距离不仅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可能与初始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请你观察小车由斜面滑下后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 为了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他先后三次将小车从 ▲ 处释放,比较小车在 ▲ 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2) 为了探究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关系。①三次实验是将小车从斜面上的 ▲ 处释放;②三次实验中,小车在 ▲ 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大,小车速度改变越 ▲ (选填“快”或“慢”);③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光滑无摩擦,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 运动。
(3) 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毛巾的摩擦力对小车做的功为W1,木板的摩擦力对小车做的功为W2,则W1 ▲ W2 (选填“>”、“=”或“<”) .
(4) 实验后小宇猜想:小车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上述两个因素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宇又做了如下实验:在小车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到水平的木板上,记录小车和钩码的总质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
①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初速度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 ▲ ;
② 小宇同学反思上述实验后认为:在上述(4)的实验探究中,加砝码后,压力增大导致摩擦力也随之增大.若是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将越远,因为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 ▲ 越多。
27.(5分)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该电路中R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符号),S为单刀双掷开关,R0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把开关S接到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 (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c)把开关S接到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1) 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只需填写序号)。
(2) 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它的阻值为 ▲ Ω。若已知R0的阻值为10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 ▲ Ω。
(3) 本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 ▲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 。
26.(6分)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步骤如图甲、乙、丙所示。
(1)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 ▲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通过比较图甲和丙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一个条件是电路要 ▲ ;通过比较图 ▲ 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另一个条件是导体要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若图甲中AB棒不动,磁铁左右水平运动,电路 ▲ (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
(4)在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将 ▲ 能转化为电能,生活中的 ▲ 机就是根据上述原理工作的。
25.(4分)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为1.8A,则实验中选用的是 ▲ 量程;图乙中物体的长度为 ▲ cm;图丙中测量工具的工作原理是 ▲ ;图丁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是 ▲ N。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