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 某放射性元素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一种新原子核,新原子核比原来的原子序数减小:
A.2m+n B.2m-n C.m+n D.m-n
5. 氢原子能级图的一部分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原子在三种跃迁过程中辐射的光子.它们的能量和波长分别为EA、EB、EC和λA、λB、λC,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4. 如图所示是光电管使用原理图,则:
A.该装置可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转变
B.如果灵敏电流表不显示读数,可能是因为入射光频率过低
C.如果把电源反接,电流表示数肯定为零
D.如果断开电键k,电流表示数不一定为零
3. 如图所示,弧光灯发出的光经一狭缝后,在锌板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的铝箔有张角,该实验能证明:
A.光具有波动性
B.从锌板逸出的粒子是电子
C.光能发生衍射
D.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
2.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天然放射性的原子核由于不稳定而自发地进行衰变
B.放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释放出的看不见的射线
C.放射线中有带负电的粒子,表明原子核内有负电荷
D.放射线中带正电的粒子由卢瑟福首先确定是氦原子核
1.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们看到太阳是红色的.这是因为:
A.红光沿直线传播
B.红光的波长长,衍射现象明显
C.红光的折射率小,传播速度大
D.红光更容易引起人眼的视觉
12.(2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 =2kg的足够长的长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o=3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某时刻一质量m =lkg的物体无初速的放在长木板的右端,物体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0.5,g =10m/s2,求:
(1) 物体相对长板的位移多大。
(2) 若在物体无初速放在长木板右端的同时对长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7.5N,则在1s内物体的位移为多大。
11. (20分)如图所示,在空间存在着水平向右、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同时存在着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这个电、磁场共同存在的区域内有一足够长的绝缘杆沿水平方向放置,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金属环。已知金属环与绝缘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mg<qE。现将金属环由静止释放,设在运动过程中金属环所带电荷量不变。
(1) 试定性说明金属环沿杆的运动情况。
(2) 求金属环运动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
(3) 求金属环运动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10. (16分)有一空间探测器对一球状行星进行探测,发现该行星表面无生命存在,在其表面上,却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冻结的二氧化碳(干冰)。有人建议用化学方法把二氧化碳分解为碳和氧气而在行星上面产生大气。由于行星对大气吸引力的作用,行星的表面就形成一定的大气压强。如果一秒钟分解可得106kg氧气,要使行星表面附近得到的压强至少为p=0.2atm,那么请你估算一下,至少需要多少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已知行星表面的温度较低,在此种情况下,二氧化碳的蒸发可以忽略不计。探测器靠近行星表面运行的周期为T=2h,行星的半径r=1750km。大气层的厚度与行星的半径相比很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 (16分)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
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测量滑块和长1m左右的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此外在木板顶端的P点还悬挂着一个铅锤,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0-2s和2.0×10-2s。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卡尺示数如图丙所示.
图丙
(1) 读出滑块的宽度d= cm.
(2) 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 m/s,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若仅提供一把米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完成测量,除了研究v1、v2和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外,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说明各量的物理意义,同时指明代表物理量的字母).
(4) 用(3)中各量求解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 (用字母表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