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10分,每空2分)(选考模块3-4)
(1)在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右图中,振子的振幅是
_______cm,周期是_______ s。
(2)围绕正在发声的音叉运动一周,就会发现声
音忽强忽弱,这是声波的 现象,产生这一现
象的两个波源是 ,
它们符合 波源的条件。
必做题
选做题(13、14两题为选做题,分别考查3-3模块和3-4模块,从两个选做题中选一题作答)
13.(10分,每空2分)(选考模块3-3)
(1)通常把白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白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俗话说:"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都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微乎其微。在墙壁与外界无热传递的封闭房间里,夏天为了降低温度同时打开电冰箱和电风扇,二电器工作较长时间后,房内的气温将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生活中常见的固体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现有①金属②沥青③食盐④明矾⑤玻璃⑥石蜡,属于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晶体有:_______ __ ___。
12.如图所示,一网球运动员将球在边界处正上方水平向右击出,球刚好过网落在图中位置(不计空气阻力),相关数据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击球点高度h1与球网高度h2之间的关系为h1 =1.8h2
B.若保持击球高度不变,球的初速度只要不大于,一定落在对方界内
C.任意降低击球高度(仍大于),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
D.任意增加击球高度,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
(第II卷 非选择题 102分)
11.如图所示,从地面上A点发射一枚远程弹道导弹,在引力作
用下,沿ACB椭圆轨道飞行击中地面目标B,C为轨道的远地点,距地
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设距
地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卫星运动周期为T0.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导弹在C点的速度大于
B.导弹在C点加速度等于
C.地球球心为导弹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
D.从A点到B点的时间一定小于T0
10.为了安全,汽车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
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
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
过一段距离,这个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采取制
动动作到汽车停止运动通过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
表中是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的部分
数据,根据分析计算,表中未给出的数据X、Y应是
A.X=40,Y=24 B.X=45,Y=24
C.X=50,Y=22 D.X=60,Y=22
9.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点释放一初速为零
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电势
能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设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
和,电势分别为和,则
A. B. C. D.
速度m/s |
反应距离m |
制动距离m |
10 |
12 |
20 |
15 |
18 |
X |
20 |
Y |
80 |
25 |
30 |
125 |
8.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时,若频率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
B.当用频率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C.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时,若频率增大,则逸出功增大
D.当用频率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7.细胞膜的厚度约等于800nm(1nm=10-9m),当膜的内外层
间的电压达到0.4V时,即可让一价钠离子渗透.设细胞膜内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则钠离子在渗透时
A.膜内电场强度约为5×105V/m
B.膜内电场强度约为2×105V/m
C.每个钠离子沿电场方向透过膜时电场力做功约为6.4×10-20J
D.每个钠离子沿电场方向透过膜时电场力做功约为1.6×10 -19J
6.某同学在学习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之后,自己制作了一个手动手电筒,如图是手电筒的简单结构示意图,左右两端是两块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中间是一根绝缘直杆,由绝缘细铜丝绕制的多匝环形线圈只可在直杆上自由滑动,线圈两端接一灯泡,晃动手电筒时线圈也来回滑动,灯泡就会发光,其中O点是两磁极连线的中点,a、b两点关于O点对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圈经过O点时穿过的磁通量最小
B.线圈经过O点时受到的磁场力最大
C.线圈沿不同方向经过b点时所受的磁场力方向相反
D.线圈沿同一方向经过a、b两点时其中的电流方向相同
5.紫外线照射一些物质时,会发生萤光效应,即物质发出了可见光。这些
物质在吸收紫外线和发出可见光的过程中,物质中的原子要先后发生两次跃迁,
其能量变化分别为△E1和△E2,下列关于原子这两次跃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次均向高能级跃迁,且|△E1|>|△E2|
C.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E1|<|△E2|
B.两次均向低能级跃迁,且|△E1|<|△E2|
D.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E1|>|△E2|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