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渗透型综合题,其共同主题体现学科间系统的包含关系,子题目间有交叉亲和的特性.解答该类综合类题目,首先要跳出学科界限,总体上多角度(多学科的角度)、多层次(从微观和宏观)分析,整理所研究的核心事物和核心变化,判断试题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处于哪一学科领域,待解答的问题处于哪一学科领域.第二,寻找信息条件与解答的题间的学科的知识联系和思想方法共同点(学科间交叉连接点),以此为思维起点进行思维发散,辐射索取对应学科的相关知识和解题途径,第三,对多种学科内的解题途径优化连接,选择由已知信息到求解结论的解题思路,利用综合知识、规律进行求解.
●歼灭难点训练
2.递进式综合题,针对共同的主题(题干)材料,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进行设问,构成问题链,子题目间有着上下承接的关联因素.对该类综合题目的解答思路为:审读题目主干,摄取背景信息,寻找学科间知识的交叉点(亦即该类题目的切入点),要注意上下子题目条件间的联系,将题目依子题目的排列“化综为单”,针对每一子题目分别按学科内的题的方式求解.
学科综合题,包括并列式综合题、递进式综合题及渗透式综合题.
1.并列式综合题,往往由具有共同主题的几个学科的子题目组成,子题目之间独立并列,互不渗透,每个子题目均可在涉及的单科范围内考虑,它们的整体联系不对解答造成实质性影响.对该类综合类题目的解答思路为:审题摄取题目信息,找出子题目对应学科及知识点,将子题目化为学科内的题,按科内的解题思路方法、步骤完成求解.
纵观2000、2001、2002 年全国综合卷,其突出特点可总括为:(1)遵循教学大纲而不拘泥于教学大纲,(2)重视基础,考查素质,(3)学以致用,强调与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的联系,(4)注重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尤其对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5)学科内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适度(约占20%左右),(6)不讲究知识点的覆盖率,更无传统的热点、考点之说.
就应试策略而言,大部分试题可以运用某一学科知识进行解决,即使是学科间综合题目,大多数仍可通过“化综为单”的方式,运用某单科知识处理.
6.(★★★★★)“和平号”空间站已于2001年3月23日成功地坠落在南太平洋海域,坠落过程可简化为从一个近圆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开始,经过与大气摩擦,空间站的大部分经过升温、熔化、最后汽化而销毁,剩下的残片坠入大海.此过程中,空间站原来的机械能中,除一部分用于销毁和一部分被残片带走外,还有一部分能量E′通过其他方式散失(不考虑坠落过程中化学反应的能量).(1)试导出以下列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散失能量E′的公式.(2)算出E′的数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坠落开始时空间站的质量M=1.17×105 kg;
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h=146 km;
地球半径为R=6.4×106 m;
坠落空间范围内重力加速度可看作g=10 m/s2;
入海残片的质量m=1.2×104 kg;
入海残片的温度升高ΔT=3000 K;
入海残片的入海速度为声速v=340 m/s;
空间站材料每1千克升温1 K平均所需能量C=1.0×103 J;
每销毁1千克材料平均所需能量μ=1.0×107 J.
5.(★★★★)有一用电器的铭牌上标明额定电压为100 V,额定功率因字迹不清而无法辨认,该用电器有显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装置,给你一个阻值是0-100 Ω的滑动变阻器和电压为220 V的恒压电源,为使用电器能安全地调节到正常工作状态,应采用怎样的接线,试把电路图画出来.若在正确连接电路中,当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强度为2.4 A,试求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与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之比.
3.(★★★★★)(1998上海)某商场安装了一台倾角为30°的自动扶梯,该扶梯在电压为380 V的电动机带动下以0.4 m/s的恒定速率向斜上方移动,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9 kW.不载人时测得电动机中的电流为5 A,若载人时扶梯的移动速率和不载人时相同,则这台自动扶梯可同时乘载的最多人数为_______.(设人的平均质量为60 kg,g=10 m/s2)
|
面积,d表示两金属片间的距离.当键被按下时,此小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能检测出哪个键被按下了,从而给出相应的信号.设每个金属片的正对面积50 mm2,键未按下时两金属片的距离为0.6 mm,如果电容变化0.25 pF,电子线路恰能检测出必要的信号,则键至少需要被按下_______ mm.
2.(★★★★)一亮度可调的台灯(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白炽灯泡上标有“220 V,40 W”的字样,台灯最暗时灯泡的功率为10 W,此时台灯消耗的功率为________W,若灯泡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频率为5×1014 Hz的光子,该灯泡最暗时每秒钟可发出______个光子(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
解决实际应用型题目的过程,实质是对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本质因素(如运动的实际物体,问题的条件,物体的运动过程等)加以抽象、概括,通过纯化简化,构建相关物理模型,依相应物理规律求解并还原为实际问题终结答案的过程.其解题思路为:
首先,摄取背景信息,构建物理模型.实际题目中,错综的信息材料包含着复杂的物理因素,要求考生在获取信息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对题目信息加工提炼,通过抽象、概括、类比联想、启发迁移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构建出相关的模型(如对象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等).
其次,要弄清实际问题所蕴含的物理情景,挖掘实际问题中隐含的物理条件,化解物理过程层次,探明物理过程的中间状态,理顺物理过程中诸因素的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寻求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据规律得出条件与结果间的关系方程,进而依常规步骤求解结果.
●歼灭难点训练
1.(★★★★)铁路上使用一种电磁装置向控制中心传输信号以确定火车的位置,磁铁能产生匀强磁场,被安装在火车首节车厢下面,如图36-4甲所示(俯视图).当它经过安放在两铁轨间的线圈时,便会产生一电信号,被控制中心接收.当火车以恒定速度通过线圈时,表示线圈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图36-4乙中的
实际应用型命题不仅能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检验考生的潜能和素质,有较好的区分度, 有利于选拔人才.近几年高考题加大了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突出“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高考命题方向.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