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009年广东卷)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C.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D.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答案]A。
6.(★★★★)试估算我国各江河每年流入海洋的水流量.
4.(★★★★)如图39-9所示,在凸透镜 L 的左侧垂直主轴放置一物体 AB,当用黄光照射物体 AB 时,恰在透镜 L 右侧光屏 P 上得一清晰像,现改用紫光照射物体 AB,仍要在 P 上得到清晰的像,下述哪些方法是可能的
|
B.保持物体 AB 和光屏 P 不动,将透镜 L 适当右移
C.保持光屏 P 和透镜 L 不动,将物体 AB 适当右移
D.保持透镜 L 不动,将物体 AB 适当左移,同时将光屏 P 适当右移
|
3.(★★★★)如图39-8所示的电路中,滑线变阻器的滑片P从a滑向b的过程中,三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ΔU1、ΔU2、ΔU3,下列各值可能出现的是
A.ΔU1=3 V,ΔU2=2 V,ΔU3=1 V
B.ΔU1=1 V,ΔU2=3 V,ΔU3=2 V
C.ΔU1=0.5 V,ΔU2=1 V,ΔU3=1.5 V
|
2.(★★★★)A、B两滑块在一水平长直气垫导轨上相碰.用频闪照相机在t0=0,t1=Δt,t2=2·Δt,t3=3·Δt各时刻闪光四次,摄得如图39-7所示照片,其中B像有重叠,mB=mA,由此可判断
A.碰前B静止,碰撞发生在60 cm处,t=2.5Δt时刻
B.碰前B静止,碰撞发生在60 cm处,t=0.5Δt时刻
C.碰后B静止,碰撞发生在60 cm处,t=0.5Δt时刻
D.碰后B静止,碰撞发生在60 cm处,t=2.5Δt时刻
第一:仔细全面审题,从题目的背景中,全面有效地获取信息:如题设条件,题中信息材料(或数据、或表述、或公式、或图表)、题目设问等,将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并与已有的知识系统对接,在此基础上,深刻剖析其中的物理情景及物理过程.
第二,在弄清物理情景的基础上,寻找题目的切入点(亦即思维发散点),通过思维发散探索解题依据(如公式、定理、定律等)及解题途径.
其审题的思维流程图如下
●歼灭难点训练
1.(★★★★)2001年3月23日“和平”号空间站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坠落在浩翰的南太平洋.“和平”号是20世纪质量最大、寿命最长、载人最多和技术最先进的航天器.它在空间运行长达15年.如图39-6有关“和平”号坠落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和平”号进入较稠密大气层时,将与空气摩擦,空气阻力大大增加
B.“和平”号在坠落整个过程中运动轨迹是直线
C.“和平”号在坠落整个过程中运动轨迹是曲线
D.“和平”号在进入大气层前,高度降低,速度变大
传统的物理习题条件完备、结论明确,题目条件一般只蕴含着惟一结果,称为封闭性问题.相反,开放性问题则是使题目条件不完备(题目条件对结果来说不充分)或使题目结论不明确(不提结论仅指探索的方向或范围)从而使题目条件能蕴含着多种结果.开放性命题在题目情景的设计上,入门易深入难,在问题的设计上,留给考生充分发挥个性的思维空间.开放性试题频现于近几年高考试卷中,向传统的命题及备考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适应该类试题,必须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培养良好的发散思维能力.
1、C 2、ACD 3、ABD 4、BD 5、ABD 6、A 7、D 8、D 9、BD 10、A
10、如图6所示,两根水平放置的长直导线a和b载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a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F1。当加入一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后,a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为F2,则此时b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 )
A、F2 B、F1-F2 C、F1+F2 D、2F1-F2
9、环型对撞机是研究高能粒子的重要装置(图5所示)。正、负离子由静止经过电压为U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后,沿圆环切线方向注入对撞机的真空环状空腔内,空腔内存在着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两种带电粒子将被局限在环状空腔内,沿相反方向做半径相等的匀速圆周运动,从而在碰撞区迎面相撞,为维持带电粒子在环状空腔中的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给定的加速电压,带电粒子的比荷越大,磁感应强度B越大
B、对于给定的加速电压,带电粒子的比荷 越大,磁感应强度B越小
C、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加速电压U越大,粒子运动的周期越小
D、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不管加速电压U多大,粒子运动的周期都不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