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7394  137402  137408  137412  137418  137420  137424  137430  137432  137438  137444  137448  137450  137454  137460  137462  137468  137472  137474  137478  137480  137484  137486  137488  137489  137490  137492  137493  137494  137496  137498  137502  137504  137508  137510  137514  137520  137522  137528  137532  137534  137538  137544  137550  137552  137558  137562  137564  137570  137574  137580  137588  447348 

5.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以水平速度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 s,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1-1-10甲所示,经过t=173 s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1-1-10乙所示,已知雷达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10-4 s,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约为( )

A.12 000 m/s   B.900 m/s   C.500 m/s   D.300 m/s

解析:从题干图甲可以看出电磁波从发出到接收到用时t1=4×10-4 s,此时飞机离雷达距离为s1ct1=3×108×2×10-4 m=6×104 m,t=173 s后,从题干图乙可求出这一时刻飞机离雷达的距离为s2ct2=3×108×1×10-4 m=3×104 m,因此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大约为v====300 m/s.

答案:D

 

试题详情

4. 北京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图1-1-9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位移

B. 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

C.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大

解析: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路程.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率.火炬手在运动中,忽略其大小,可以看成质点.顶峰的高度大于拉萨的高度,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小.

答案:C

图1-1-10

试题详情

3.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东,当t=2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则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 )

 A.3 s    B.5 s    C.7 s    D.9 s

解析:a===-2 m/s2,故t′===5 s或7 s.

答案:BC

图1-1-9

试题详情

2. 在2008年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中,从山东龙口港到大连是一条重要的闯关东路线.假如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B.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

C.“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  

   三点”指的是时刻

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解析:在本题中路程是船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龙口指向大连的有向线段,两船的路程不相同,位移相同,故A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故B正确;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故C正确;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船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D正确.

答案:BCD

试题详情

1.小明周末到公园坐摩天轮(如图1-1-8所示),已知该轮直径为80 m,经过20 min转动一周后,小明落地,则小明在摩天轮上的平均速度为( )

A.0.2 m/s     B.4 m/s     C.0     D.非直线运动,不能确定

解析:平均速度是指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与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无关.小明在摩天轮上转动一周,总位移为零,故其平均速度为零,C正确.

答案:C

试题详情

10.

图3-1-16

用水平力拉动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也随之变化,aF的关系如图3-1-16所示.g取10 m/s2.

(1)根据图线所给的信息,求物体的质量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改用质量是原来2倍的同种材料的物体,请在图3-1-16的坐标系上画出这种情况下的aF图线.(要求写出作图的根据)

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所以aFμg

可见aF图象为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k==2.0 kg-1,纵轴截距为-μg=-2.0 m/s2

解得:物体的质量m=0.50 kg,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也可以用横轴截距求动摩擦因数:当F=1.0 N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所受阻力FfF=1.0 N,由Ffμmg解得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用其他方法结果正确也可)

(2)当物体质量加倍时,物体的加速度aFμg

直线斜率k′==1.0 kg-1,纵轴的截距不变,作出如图所示的图线.

答案:(1)0.50 kg 0.20

(2)图见解析

试题详情

9.

图3-1-15

(2009·安徽,22)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3-1-15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 kg,吊椅的质量为15 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a=1 m/s2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解析:解法一: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m,绳拉运动员的力为F.以运动员和吊椅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的大小为(M+m)g,向上的拉力为2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F-(M+m)g=(M+m)aF=44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拉绳的力大小为440 N,方向竖直向下.

(2)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动员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大小Mg,绳的拉力F,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F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NMgMaFN=275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大小为275 N,方向竖直向下.

解法二: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m;运动员竖直向下对绳的拉力大小为F,对吊椅的竖直向下压力大小为F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为F,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小为FN.分别以运动员和吊椅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FNMgMa

FFNmgma

由①②解得F=440 N,FN=275 N

答案:(1)440 N,竖直向下 (2)275 N,竖直向下

试题详情

8.

图3-1-14

如图3-1-14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物块P的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体ABC为一垂直固定斜面的挡板,AB质量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系统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对物体A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压缩弹簧后,突然撤去外力F,则在物体B刚要离开C时(此过程中A始终没有离开斜面)( )

A.物体B加速度大小为gsin θ      B.弹簧的形变量为mgsin θ/k

C.弹簧对B的弹力大小为mgsin θ    D.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 θ

解析:当物体B刚要离开挡板C时,对物体B受力分析可得:kxmgsin θ=0,则选项A错误,BC正确;对物体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kx+mgsin θmaA,解得aA=2gsin θ,选项D错误.

答案:BC

试题详情

7.

图3-1-13

如图3-1-13所示,物体A与斜面B保持相对静止并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当加速度a增大时,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BA的弹力不变,BA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B.BA的弹力增大,BA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

C.BA的弹力增大,BA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BA的弹力增大,BA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物体和斜面保持相对静止,沿水平方向加速运动,则合力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设斜面的倾角为θ,若开始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则FNsin θ+Ffcos θmaFNcos θFfsin θ+mg.若N增大,则Ff增大,因此此时,a增大,FNFf都在增大.同理,若开始时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则FNsin θFfcos θmaFNcos θ+Ffsin θmg,若FN逐渐增大,则Ff沿斜面向上先逐渐减小到零,再沿斜面向下逐渐增大,此时BA的弹力增大,BA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减小,可能为零,可能不变,可能增大,因此B、D项正确.

答案:BD

试题详情

6.

图3-1-12

如图3-1-12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

A.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当F>μ2(m+M)g时,长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解析: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1mg,由牛顿第三定律,长木板受到m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也是μ1mg,对长木板使用平衡条件得地面对长木板的静摩擦力为μ2mg,A正确.改变F的大小,木块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会发生变化,长木板受力不变,D正确.

答案:A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