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Ⅱ]( )
A.在体积缓慢地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做功
B.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
C.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D.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
答案:A
5.为研究影响家用保温瓶保温效果的因素,某位同学在保温瓶中灌入热水,现测量初始水温,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末态水温.改变实验条件,先后共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
瓶内水量 (mL) |
初始水温 (℃) |
时间 (h) |
末态水温 (℃) |
1 |
1000 |
91 |
4 |
78 |
2 |
1000 |
98 |
8 |
74 |
3 |
1500 |
91 |
4 |
80 |
4 |
1500 |
98 |
10 |
75 |
5 |
2000 |
91 |
4 |
82 |
6 |
2000 |
98 |
12 |
77 |
下列研究方案中符合控制变量方法的是[2007年高考·北京理综卷]( )
A.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3、5次实验数据
B.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2、4、6次实验数据
C.若研究初始水温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2、3次实验数据
D.若研究保温时间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4、5、6次实验数据
解析:在本实验中,只有第1、3、5次初始温度相同,降温时间相同,为控制变量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4.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汽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汽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 )
A.a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变小了
B.b的温度升高了
C.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
D.a增加的内能大于b增加的内能
解析:a气体受热膨胀,通过活塞压缩气体b,对b做功,气体b体积减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b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则b气体压强增大.最终达到平衡时,a气体和b气体压强相等,而a气体体积变大,所以a气体的温度大于b气体的温度.故选项B、C、D正确.
答案:BCD
3.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慢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2006年高考·重庆理综卷]( )
A.从外界吸热 B.内能增大
C.向外界放热 D.内能减小
解析:金属筒在下降过程中,水对筒的压强增大,因此气体的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因水温恒定,气体内能不变,而外界对气体做了功,则气体应向外界放热,选项C正确.
答案:C
2.氧气钢瓶充气后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假设缓慢漏气时瓶内外温度始终相等且保持不变,忽略氧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该漏气过程中瓶内氧气[2007年高考·重庆理综卷]( )
A.分子总数减少,分子总动能不变
B.密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C.吸收热量,膨胀做功
D.压强降低,不对外做功
解析:①漏气过程分子总数减少,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总动能减少,选项A错误、B正确.
②气体漏气过程不断对外做功,要保持温度不变,瓶内气体通过钢瓶壁向外吸热,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BC
1.如图所示,绝热汽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7年高考·江苏物理卷]( )
A.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
B.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
C.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
D.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①初状态下由两气体的温度相等可知它们的平均动能相等,选项A错误.
②由隔板的导热性可知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氧气的温度相等,且等于初状态下的温度,故氢、氧气体的内能都等于初状态下的内能,选项B错误.
③松开固定栓后隔板向右移动的过程,氧气内能增加,氢气内能减少,故有热量从氧气传向氢气才能使温度重新达到平衡,选项C、D正确.
答案:CD
5.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准备有以下器材: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管、痱子粉、浅盘及水、玻璃板、彩笔.还缺少的器材有 .若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 cm3溶液有50滴,现取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薄层.已测出这一薄层的面积为0.2 m2,由此可以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
答案:量筒、坐标纸 5×10-10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所用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每104 mL溶液中有纯油酸6 mL,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为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的轮廓形状,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 cm.试求:
(1)油酸膜的面积是 cm2.
(2)每滴酒精油酸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 mL.
(3)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直径为 m.
答案:(1)157 (2)8×10-6 (3)5×10-10
第43讲 单 元 小 结
链接高考
4.1967年,拖雷-坎永号油轮在英吉利海峡触礁,使大约8万吨原油溢出,污染了英国一百多公里的海岸线,使25000只海鸟死亡.石油流入海中危害极大,在海洋中泄漏1 t可覆盖12 km2的海面.由此可计算油膜的厚度约是分子直径数量级的 倍.(设油的密度为0.91×103 kg/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9×102
3.某学生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计算结果偏大,可能是由于( )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体积时,1 mL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
答案:AC
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体积为V的油滴在水面上形成近似圆形的单分子油膜,油膜直径为D,则测得油分子的直径大约为( )
A. B. C. D.
答案: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