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4年高考·全国理综卷]( )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体操运动员手握单杠在空中不动时;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不动时;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他们均处于静止状态(平衡状态),他们对单杠的拉力、对地面的压力以及对水面的压力大小均等于重力,他们既不处于超重状态也不处于失重状态,故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答案:B
6.如图甲所示,一薄木板放在正方形水平桌面上,木板的两端与桌面的两端对齐,一小木块放在木板的正中间.木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m,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现突然以一水平外力F将薄木板抽出,要使小木块不从桌面上掉下,则水平外力F至少应为多大?(假设木板抽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且在竖直方向上的压力全部作用在水平桌面上)
解析:方法一 F越大,木块与木板分离时的速度、位移越小,木块越不可能从桌面滑下.设当拉力为F0时,木块恰好能滑至桌面的边缘,再设木块与木板分离的时刻为t1,在0-t1时间内有:
··t-μgt=
对t1时间后木块滑行的过程,有:
==-μgt
解得:F0=6μmg.
乙
方法二 F越大,木块与木板分离时的速度、位移越小,木块越不可能从桌面滑出.若木块不从桌面滑出,则其v-t 图象如图乙中OBC所示,其中OB的斜率为μg,BC的斜率为-μg,t1=t2
有:S△OBC=(·μgt)×2≤
设拉力为F时,木板的v-t图象为图乙中的直线OA,则S△OAB=
即(v2-v1)·t1=
其中v1=μgt1,v2=·t1
解得:F≥6μmg
即拉力至少为6μmg.
答案:6μmg
第17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Ⅱ
体验成功
5.如图甲所示,滑块A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θ=45°、质量为M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B.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方向的恒力F,要使小球B能相对斜面静止,恒力F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
乙
先考虑恒力背离斜面方向(水平向左)的情况.设恒力大小为F1时,B还在斜面上且对斜面的压力为零,此时A、B有共同的加速度a1,B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有:
Tsin θ=mg,Tcos θ=ma1
解得:a1=gcot θ
即F1=(M+m)a1=(M+m)gcot θ
由此可知,当水平向左的力大于(M+m)gcot θ时,小球B将离开斜面.
对于水平恒力向斜面一侧方向(水平向右)的情况,设恒力大小为F2时,B相对斜面静止时对悬绳的拉力恰好为零,此时A、B的共同加速度为a2,
B的受力情况如图丙所示,有:FNcos θ=mg,FNsin θ=ma2
解得:a2=gtan θ
即F2=(M+m)a2
=(M+m)gtan θ
由此可知,当水平向右的力大于(M+m)gtan θ,B将沿斜面上滑
综上可知,当作用在A上的恒力F向左小于(M+m)gcot θ,或向右小于(M+m)gtan θ时,B能静止在斜面上.
答案:向左小于(M+m)gcot θ或向右小于(M+m)gtan θ
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均为M的A、B两块木板,在木板A的上面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C,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B、C之间以及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若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动木板A,使之从C、B之间抽出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拉力F的大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 )
A.F>μ(2m+M)g B.F>μ(m+2M)g
C.F>2μ(m+M)g D.F>2μmg
解析:无论F多大,摩擦力都不能使B向右滑动,而滑动摩擦力能使C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μg,故>μg时,即F>2μ(m+M)g时A可从B、C之间抽出.
答案:C
然后隔离重物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
取立两式可得:F′=F,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上放着质量为2 kg的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B竖直向下轻放在A上的一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取g=10 m/s2)( )
A.30 N B.0 C.15 N D.12 N
解析:刚放上的瞬间,取AB整体为研究对象:
(mA+mB)g-kx0=(mA+mB)a
其中kx0=mAg
取B为研究对象:mBg-FN=mBa
解得:FN=g=12 N.
答案:D
12.如图所示,两个用轻线相连的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拉力F1和F2方向相反,与轻线沿同一水平直线,且F1>F2.试求两个物块运动过程中轻线的拉力T.[2004年高考·全国理综卷]
解析:设两物块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有:
F1-F2=(m1+m2)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质量为m1的物块有:
F1-T=m1a
解得:T= .
答案:
11.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t/s |
0.0 |
0.2 |
0.4 |
… |
1.2 |
1.4 |
… |
v/(m·s-1) |
0.0 |
1.0 |
2.0 |
… |
1.1 |
0.7 |
… |
(1)斜面的倾角α.
(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t=0.6 s时的瞬时速度v.[2007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解析:(1)由前三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a1==5 m/s2,由mgsin α=ma1,可得:α=30°.
(2)由后两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a2==2 m/s2,μmg=ma2
可得:μ=0.2.
(3)设0.4 s后再经过t时间物体滑至B点,有:
2+5t=1.1+2(0.8-t)
解得:t=0.1 s
即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为0.5 s,则t=0.6 s时物体在水平面上,设物体在0.6 s时的速度为v,有:
v1.2=v-a2(1.2-0.6)=1.1 m/s
解得:v=2.3 m/s.
答案:(1)30° (2)0.2 (3)2.3 m/s
10.一质量m=40 kg的小孩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6 s内体重计的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g=10 m/s2)[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Ⅱ]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t=0到t1=2 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大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加速运动.设在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子的力为F1,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ma1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1=a1t
在t1=2 s到t2=5 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等于mg,故电梯应做匀速上升运动,速度为t1时刻电梯的速度,即v1=a1·t1,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2=v1(t2-t1).
在t2=5 s到t3=6 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小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减速运动.设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2,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2=ma2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h3=v1(t3-t2)-a2(t3-t2)2
电梯上升的总高度h=h1+h2+h3.
由以上各式,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和题文及题图中的数据,解得:h=9 m.
答案:9 m
9.如图甲所示,光滑固定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与小球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求:
(1)小环的质量m.
(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α.
[2007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解析:(1)在0-2 s内有:F1-mgsin α=ma
又由v-t图象可知:a=0.5 m/s2
在2 s以后:F2=mgsin α
联立解得:F1-F2=ma
所以m== kg=1 kg.
(2)由上式得,sin α==
所以α=30°.
答案:(1)1 kg (2)30°
8.在伽利略羊皮纸手稿中发现的斜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人们推测第二、三列数据可能分别表示时间和长度.伽利略时代的1个长度单位相当于现在的mm,假设1个时间单位相当于现在的0.5 s.由此可以推测实验时光滑斜面的长度至少为 m,斜面的倾角约为 度.(取g=10 m/s2)[2008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1 |
1 |
32 |
4 |
2 |
130 |
9 |
3 |
298 |
16 |
4 |
526 |
25 |
5 |
824 |
36 |
6 |
1192 |
49 |
7 |
1600 |
64 |
8 |
2104 |
解析:依题意,第一列数据为时间的平方t2,从数据分析可知第一列数据与第三列数据之比约为1∶32(取平均值后比值为1∶32.75),即斜面长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根据当时数据与现在的数据换算关系和匀变速运动公式,可得角度约为(θ≈sin θ=0.025 rad)1.5°.
答案:2.03 1.5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