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7546  137554  137560  137564  137570  137572  137576  137582  137584  137590  137596  137600  137602  137606  137612  137614  137620  137624  137626  137630  137632  137636  137638  137640  137641  137642  137644  137645  137646  137648  137650  137654  137656  137660  137662  137666  137672  137674  137680  137684  137686  137690  137696  137702  137704  137710  137714  137716  137722  137726  137732  137740  447348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4年高考·全国理综卷]( )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体操运动员手握单杠在空中不动时;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不动时;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他们均处于静止状态(平衡状态),他们对单杠的拉力、对地面的压力以及对水面的压力大小均等于重力,他们既不处于超重状态也不处于失重状态,故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答案:B

试题详情

6.如图甲所示,一薄木板放在正方形水平桌面上,木板的两端与桌面的两端对齐,一小木块放在木板的正中间.木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m,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现突然以一水平外力F将薄木板抽出,要使小木块不从桌面上掉下,则水平外力F至少应为多大?(假设木板抽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且在竖直方向上的压力全部作用在水平桌面上)

解析:方法一 F越大,木块与木板分离时的速度、位移越小,木块越不可能从桌面滑下.设当拉力为F0时,木块恰好能滑至桌面的边缘,再设木块与木板分离的时刻为t1,在0-t1时间内有:

··t-μgt=

对t1时间后木块滑行的过程,有:

==-μgt

解得:F0=6μmg.

方法二 F越大,木块与木板分离时的速度、位移越小,木块越不可能从桌面滑出.若木块不从桌面滑出,则其v-t 图象如图乙中OBC所示,其中OB的斜率为μg,BC的斜率为-μg,t1=t2

有:S△OBC=(·μgt)×2≤

设拉力为F时,木板的v-t图象为图乙中的直线OA,则S△OAB=

即(v2-v1)·t1=

其中v1=μgt1,v2=·t1

解得:F≥6μmg

即拉力至少为6μmg.

答案:6μmg

第17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Ⅱ

体验成功

试题详情

5.如图甲所示,滑块A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θ=45°、质量为M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B.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方向的恒力F,要使小球B能相对斜面静止,恒力F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

先考虑恒力背离斜面方向(水平向左)的情况.设恒力大小为F1时,B还在斜面上且对斜面的压力为零,此时A、B有共同的加速度a1,B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有:

Tsin θ=mg,Tcos θ=ma1

解得:a1=gcot θ

即F1=(M+m)a1=(M+m)gcot θ

由此可知,当水平向左的力大于(M+m)gcot θ时,小球B将离开斜面.

对于水平恒力向斜面一侧方向(水平向右)的情况,设恒力大小为F2时,B相对斜面静止时对悬绳的拉力恰好为零,此时A、B的共同加速度为a2,

B的受力情况如图丙所示,有:FNcos θ=mg,FNsin θ=ma2

解得:a2=gtan θ

即F2=(M+m)a2

=(M+m)gtan θ

由此可知,当水平向右的力大于(M+m)gtan θ,B将沿斜面上滑

综上可知,当作用在A上的恒力F向左小于(M+m)gcot θ,或向右小于(M+m)gtan θ时,B能静止在斜面上.

答案:向左小于(M+m)gcot θ或向右小于(M+m)gtan θ

试题详情

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均为M的A、B两块木板,在木板A的上面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C,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B、C之间以及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若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动木板A,使之从C、B之间抽出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拉力F的大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 )

A.F>μ(2m+M)g  B.F>μ(m+2M)g

C.F>2μ(m+M)g  D.F>2μmg

解析:无论F多大,摩擦力都不能使B向右滑动,而滑动摩擦力能使C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μg,故>μg时,即F>2μ(m+M)g时A可从B、C之间抽出.

答案:C

试题详情

然后隔离重物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

取立两式可得:F′=F,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上放着质量为2 kg的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B竖直向下轻放在A上的一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取g=10 m/s2)( )

A.30 N B.0 C.15 N D.12 N

解析:刚放上的瞬间,取AB整体为研究对象:

(mA+mB)g-kx0=(mA+mB)a

其中kx0=mAg

取B为研究对象:mBg-FN=mBa

解得:FN=g=12 N.

答案:D

试题详情

12.如图所示,两个用轻线相连的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质量分别为m1m2,拉力F1F2方向相反,与轻线沿同一水平直线,且F1F2.试求两个物块运动过程中轻线的拉力T.[2004年高考·全国理综卷]

解析:设两物块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有:

F1F2=(m1+m2)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质量为m1的物块有:

F1Tm1a

解得:T= .

答案:

试题详情

11.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t/s
0.0
0.2
0.4

1.2
1.4

v/(m·s1)
0.0
1.0
2.0

1.1
0.7

(1)斜面的倾角α.

(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t=0.6 s时的瞬时速度v.[2007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解析:(1)由前三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a1==5 m/s2,由mgsin αma1,可得:α=30°.

(2)由后两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a2==2 m/s2μmgma2

可得:μ=0.2.

(3)设0.4 s后再经过t时间物体滑至B点,有:

2+5t=1.1+2(0.8-t)

解得:t=0.1 s

即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为0.5 s,则t=0.6 s时物体在水平面上,设物体在0.6 s时的速度为v,有:

v1.2va2(1.2-0.6)=1.1 m/s

解得:v=2.3 m/s.

答案:(1)30° (2)0.2 (3)2.3 m/s

试题详情

10.一质量m=40 kg的小孩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6 s内体重计的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g=10 m/s2)[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Ⅱ]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t=0到t1=2 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大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加速运动.设在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子的力为F1,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ma1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1a1t

t1=2 s到t2=5 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等于mg,故电梯应做匀速上升运动,速度为t1时刻电梯的速度,即v1a1·t1,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2v1(t2t1).

t2=5 s到t3=6 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小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减速运动.设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2,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2ma2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h3v1(t3t2)-a2(t3t2)2

电梯上升的总高度hh1+h2+h3.

由以上各式,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和题文及题图中的数据,解得:h=9 m.

答案:9 m

试题详情

9.如图甲所示,光滑固定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与小球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求:

(1)小环的质量m.

(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α.

[2007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解析:(1)在0-2 s内有:F1mgsin αma

又由vt图象可知:a=0.5 m/s2

在2 s以后:F2mgsin α

联立解得:F1F2ma

所以m== kg=1 kg.

(2)由上式得,sin α==

所以α=30°.

答案:(1)1 kg (2)30°

试题详情

8.在伽利略羊皮纸手稿中发现的斜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人们推测第二、三列数据可能分别表示时间和长度.伽利略时代的1个长度单位相当于现在的mm,假设1个时间单位相当于现在的0.5 s.由此可以推测实验时光滑斜面的长度至少为  m,斜面的倾角约为  度.(取g=10 m/s2)[2008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1
1
32
4
2
130
9
3
298
16
4
526
25
5
824
36
6
1192
49
7
1600
64
8
2104

解析:依题意,第一列数据为时间的平方t2,从数据分析可知第一列数据与第三列数据之比约为1∶32(取平均值后比值为1∶32.75),即斜面长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根据当时数据与现在的数据换算关系和匀变速运动公式,可得角度约为(θ≈sin θ=0.025 rad)1.5°.

答案:2.03 1.5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