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7551  137559  137565  137569  137575  137577  137581  137587  137589  137595  137601  137605  137607  137611  137617  137619  137625  137629  137631  137635  137637  137641  137643  137645  137646  137647  137649  137650  137651  137653  137655  137659  137661  137665  137667  137671  137677  137679  137685  137689  137691  137695  137701  137707  137709  137715  137719  137721  137727  137731  137737  137745  447348 

7.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是[2008年高考·宁夏理综卷]( )

A.t′=t1dS   B.t′=t1dS

C.t′=t1dS  D.t′=t1dS

解析:本题考查追击相遇问题.在t1时刻如果甲车没有追上乙车,以后就不可能追上了,故t′<t,选项A错误;从图象中甲、乙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对应的位移看,甲在t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比乙的多S,当t′=0.5t时,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多出S,即相距dS,选项D正确.此类问题要抓住图象的交点的物理意义,过了这个时刻,不能相遇则以后不可能相遇,即“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答案:D

试题详情

6.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6年高考·广东物理卷]( )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 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

解析:v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和时间轴所夹的面积表示位移.当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据此得出选项C正确.有些考生错误地认为图线相交时相遇,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本题其实属于容易题.

答案:C

试题详情

5.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的速度约为500 m/s,因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2007年高考·北京理综卷]( )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

解析:由摄影机的曝光特点可知,子弹影像前后错开是由于曝光有一段时间的缘故.若取子弹的长度L=2.5 cm,则子弹在曝光时间内对应的飞行时间t==1×106 s,该时间即为曝光时间,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试题详情

4.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8年高考·广东物理卷](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解析:vt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v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据此判断选项B、D正确.需要注意的是若为曲线,则曲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BD

试题详情

3.质量为1500 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求[2008年高考·山东理综卷]( )

A.前2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B.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

C.前10 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D.15-25 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解析:vt图象下的面积就是物体的位移,还知道时间,所以能求出平均速度,选项A正确.vt图象的斜率就是物体的加速度,所以能得到10 s内的加速度,选项B正确.不知道汽车的牵引力,所以得不出汽车所受到的阻力,选项C错误.15-25 s汽车的初速度和末速度都知道,由动能定理可以得出合外力做的功,选项D正确.

答案:ABD

试题详情

2.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5 s内物体的[2008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

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

解析:初速度为30 m/s,则只需要3 s即可上升到最高点,位移为:

h1= m=45 m

再自由下落2 s时间,下降高度为:

h2=×10×22 m=20 m

故路程为65 m,选项A正确.

此时离地面的高度为25 m,位移方向竖直向上,故选项B正确.

此时速度v=10×2 m/s=20 m/s

速度改变量为50 m/s,故选项C错误.

平均速度= m/s=5 m/s.

 答案:AB

试题详情

1.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为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2006年高考·四川理综卷]( )

A.vt  B.  C.2vt  D.不能确定

解析: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s=·t=.

答案:B

试题详情

13.(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要使原来与斜面接触的质量为m的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向右拉斜面体的水平力F至少为多大?

解析:设小球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则距斜面下端的水平距离s=hcot θ

小球从h高处自由下落到水平地面所需的时间为:

t=

故斜面体从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运动s位移所需的时间应为:

t′==≤t

即a≥gcot θ

又因为a=

可得:F≥Mgcot θ

即向右拉斜面体的水平力至少为Mgcot θ.

答案:Mgcot θ

试题详情

12.(13分)如图所示,直升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水源取水灭火,悬挂着质量m=500 kg空箱的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45°.直升机取水后飞往火场,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稳定在a=1.5 m/s2时,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14°.如果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忽略悬索的质量,试求水箱中水的质量M.(取g=10 m/s2,sin 14°≈0.242,cos 14°≈0.970)

[2007年高考·江苏物理卷]

解析:直升机取水,水箱受力平衡,得:

水平方向:FT1sin θ1-Ff=0

竖直方向:FT1cos θ1-mg=0

可解得:Ff=mgtan θ1

直升机返回,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水平方向:FT2sin θ2-Ff=(m+M)a

竖直方向:FT2cos θ2-(m+M)g=0

解得:水箱中水的质量M=4.5×103 kg.

答案:4.5×103 kg

试题详情

11.(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带电小物体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出发,在绝缘水平面上沿直线ABCD运动.已知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AC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1),CD段是光滑的,小物体在BC段上运动时还受到竖直向下的电场力F的作用,其大小为mg.

(1)当小物体的初速度为多大时可以到达CD区域?

(2)若小物体到达C点刚好停止,求小物体从B点运动到C点所需的时间t.

解析:(1)在AB段,小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弹力大小为mg

在BC段,小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弹力大小为mg

设当初速度为v0时,小物体恰好能滑到C点停止,由动能定理,有:

μmgl1+μ·mg·l2=mv

解得:v0=

即小物体的初速度v0≥时,可以到达CD区域.

(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物体在BC段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μg,故有at2=l2

解得:t=2.

答案:(1)v0≥ (2)2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