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3.(2008·海南物理5)质子和中于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即所谓“夸克”组成的.两个强作用电荷相反(类似于正负电荷)的夸克在距离很近时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称为“渐近自由”);在距离较远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很强的引力(导致所谓“夸克禁闭”).作为一个简单的模型,设这样的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为:
式中F0为大于零的常量,负号表示引力.用U表示夸克间的势能,令U0=F0(r2-r1),取无穷远为势能零点.下列U-r图示中正确的是 ( B )
22.(2008·宁夏理综33)(1)天然放射性元素Pu经过
次a衰变和
次b衰变,最后变成铅的同位素
。(填入铅的三种同位素
Pb、
Pb、
Pb中的一种)
答案 (1)8 4
21.(2008·江苏物理·2)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如图A所示),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器上测得该正方形的图象是
20.(2008·上海物理·6)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质子的是 ( C )
(A) (B)
(C) (D)
解析:由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各个选项中的x分别为正电子、α粒子、质子、中子。
19.(2008·上海物理·2B)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a衰变或b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会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辐射。已知A、B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1和T2,t=T1·T2时间后测得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mA:mB=_________。
答案 γ 2T2 2T1
解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α衰变或β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以γ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即伴随γ辐
射;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经过t=T1·T2时间后剩下的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同,则 = ,故mA:mB=
2T2 : 2T1
18.(2008·上海物理·3A)1911年卢瑟福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中a粒子发生了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若用动能为1 MeV的a粒子轰击金箔,其速度约为_____________m/s。(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为1.67´10-27 kg,1 MeV=1
答案 大,6.9×106
解析: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大多数α粒子没有大的偏转,少数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卢瑟福抓住了这个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MeV=1×106×1.6×10-19= mv2,解得v=6.9×106m/s 。
17.(2008·江苏物理·C) (选修模块3-5)
(1)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 .
(2)场强为E、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有两小球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电量分别为q1、 q2.A、B 两球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
(3)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素
衰变成
的同时放出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是 .
是
的同位素,被广泛
应 用于生物示踪技术.1mg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估算4 mg
的经多少天的衰变后还剩0.25 mg?
. 答案:(1)AB (2)E(q1+q2)=(m1+m2)g
(3)正电子;t=56 天(54-58天都算对)
16.(2008·山东理综·1)在氢原子光谱中,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谱线属于巴耳末线系。若一群氢原于自发跃迁时发出的谱线中只有2条属于巴耳末线系,则这群氢原子自发跃迁时最多可发出____________条不同频率的谱线。
答案:6
15.(2008·宁夏理综·1)天然放射性元素Pu经过
次a衰变和
次b衰变,最后变成铅的同位素
。(填入铅的三种同位素
Pb、
Pb、
Pb中的一种)
答案:8 4
11.(2008·重庆理综·17)下列与能量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大,动能越大
B.从同种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波长的减小而增大
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动能的增量相同
D.在静电场中,电场线越密的地方正电荷的电势能一定越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