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7667  137675  137681  137685  137691  137693  137697  137703  137705  137711  137717  137721  137723  137727  137733  137735  137741  137745  137747  137751  137753  137757  137759  137761  137762  137763  137765  137766  137767  137769  137771  137775  137777  137781  137783  137787  137793  137795  137801  137805  137807  137811  137817  137823  137825  137831  137835  137837  137843  137847  137853  137861  447348 

9.(09·湛师附中模拟) 下列有关物理学史或物理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D )

A.经典力学对处理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具有相当高的正确性    

B.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长度、质量、时间都是绝对不变的 

D.最早发现中子的物理学家是查德威克

D.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它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也可能变长

试题详情

8.(09·茂名模拟) 利用氦-3(He)和氘进行的聚变安全无污染,容易控制。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每个航天大国都将获取氦-3作为开发月球的重要目标之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执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评估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储量。已知两个氘核聚变生成一个氦-3和一个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2H→He+n+3.26 MeV,若有2g氘全部发生聚变,则释放的能量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C )

A.0.5×3.26 MeV           B.3.26 MeV

C.0.5NA×3.26 MeV          D.NA×3.26 MeV

试题详情

7. (09·汕头模拟)  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

     ② 

­    ④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CD )

     A.x1 是质子   B.x2是中子   C.x3是中子   D.x4是质子

试题详情

6.(09·深圳一模)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BD )

  A.氢原子的能量增加         

B.氢原子的能量减少

  C.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试题详情

5.(09·六校联考) 太阳里的热核反应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核

B. 是氢的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

C.这个反应既是核反应,也是化学反应

D.这个反应过程中反应前核的总质量小于反应后核的总质量

试题详情

4.(09· 湛江模拟)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β衰变说明原子核里有电子

B. 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

C. 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缩短

D.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

试题详情

3.(09·茂名模拟) 氢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                      ( BC )

A.若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则其电子的动能增大,轨道半径变小

B.若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则其电子的动能减小,轨道半径变大

09C.若氢原子放出一个光子,则其电子的动能增大,轨道半径变小

D.若氢原子放出一个光子,则其电子的动能减小,轨道半径变大

试题详情

2.(09·肇庆一模)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判断出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              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如右图所示的平面示意图中①、③两条线

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则沿②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α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 A )                                 

A.轨迹a    B. 轨迹b   C. 轨迹c   D. 轨迹d

试题详情

1.(09·茂名模拟)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D )

A.伽利略通过实验和合理的外推提出质量并不是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原因

B.牛顿最早成功利用实验方法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后来普朗克用光电效应实验提出了光子说

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由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试题详情

25.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光子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对物体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光压的产生机理如同气体压强:大量气体分子与器壁的频繁碰撞产生了持续均匀的压力,器壁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设太阳光每个光子的平均能量为E,太阳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时,在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P0。已知光速为c,则光子的动量为E/c。求:

(1)若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地球表面,则时间t内照射到地球表面上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太阳光的总能量及光子个数分别是多少?

(2)若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地球表面,在半径为r的某圆形区域内被完全反射(即所有光子均被反射,且被反射前后的能量变化可忽略不计),则太阳光在该区域表面产生的光压(用I表示光压)是多少?

(3)有科学家建议利用光压对太阳帆的作用作为未来星际旅行的动力来源。一般情况下,太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会被反射,还有一部分被吸收。若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为ρ,则在物体表面产生的光压是全反射时产生光压的倍。设太阳帆的反射系数ρ=0.8,太阳帆为圆盘形,其半径r=15m,飞船的总质量m=100kg,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太阳帆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P0=1.4kW,已知光速c=3.0×108m/s。利用上述数据并结合第(2)问中的结论,求太阳帆飞船仅在上述光压的作用下,能产生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不考虑光子被反射前后的能量变化。(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1)时间t内太阳光照射到面积为S的圆形区域上的总能量E= P0St………..

解得Er2 P0t………………………..…...................................................................

照射到此圆形区域的光子数n=……………………………….……….…….…

解得n=………………………..…...................................................................

(2)因光子的动量p=

则到达地球表面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的光子总动量p=np……….….….………

因太阳光被完全反射,所以时间t内光子总动量的改变量

Δp=2p…………………………………….….….…………………….…………

设太阳光对此圆形区域表面的压力为F,依据动量定理Ftp……………. …

太阳光在圆形区域表面产生的光压I=F/S……………………………………………

解得I=……………………………………………………………………....…….

(3)在太阳帆表面产生的光压I′=I…………………………..........................

   对太阳帆产生的压力F′= IS   ……………….........................................................

   设飞船的加速度为a,依据牛顿第二定律F′=ma......................................................  

解得a=5.9×10-5m/s2…............................................................................................ ...

2009年联考题

题组一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