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7841  137849  137855  137859  137865  137867  137871  137877  137879  137885  137891  137895  137897  137901  137907  137909  137915  137919  137921  137925  137927  137931  137933  137935  137936  137937  137939  137940  137941  137943  137945  137949  137951  137955  137957  137961  137967  137969  137975  137979  137981  137985  137991  137997  137999  138005  138009  138011  138017  138021  138027  138035  447348 

正确,全部选对的得7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2009·海南高考)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

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6所示.设该物体在t0

和2t0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x1x2,速度分别是v1

v2,合外力从开始至t0时刻做的功是W1,从t0至2t0时刻做

的功是W2,则                             ( )

A.x2=5x1 v2=3v1           B.x2=9x1 v2=5v1            图6

C.x2=5x1 W2=8W1             D.v2=3v1 W2=9W1

解析:设t0时刻前后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则a2=2a1,所以v1a1t0v2v1+a2t0

=3v1x1a1t02x2x1+v1t0+a2t02=5x1W1F0x1W2=2F0(x2x1)=8W1

故选项A、C对,B、D错.

答案:AC

试题详情

5.(2010·中山月考)用一个机械将货箱全部吊上离地12 m高

的平台,现有30个货箱,总质量为150 kg,这个机械在吊

箱子时所能提供的功率取决于所吊物体质量的多少,如图

5所示.(不计放下吊钩、搬起和放下箱子等时间)根据图线

可得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

A.每次吊起3个货箱,吊起货箱所需时间最短         图5

B.吊完所有货箱至少需要12 min

C.每次吊起的货箱越多,上升速度越小

D.一次吊起3个货箱时,上升速度最大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每个箱子的质量为5 kg,再根据图象可得,当吊起一个箱子时,

上升的最大速度约为v1= m/s,当吊起两个箱子时,上升的最大速度约为v2

m/s,当吊起三个箱子时,机械提供的功率最大,此时上升的最大速度约为v3

m/s,随着功率减小及重物的增加,货箱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小,故C正确,D错误.因

提3个货箱时机械的功率最大,由PtW可知以最大功率提升货箱用的时间最少,

是12 min,故A、B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4.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个高度,其速度图象如

图3所示,则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图4中的( )

                                 图3

图4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0-t1时间内,重物做匀加速运动,钢索对重物的拉力为

恒力,且F1G,由P1Fv知,拉力的功率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t1-t2时间内,

重物做匀速运动,F2G,所以t1时刻功率发生了突变,且在t1-t2时间内功率恒定

并小于t1时刻的功率;t2-t3时间内重物做匀减速运动,拉力恒定,F3G,所以t2

时刻功率也发生了突变,t2-t3时间内功率逐渐减小,且小于t2时刻的功率.综上所

述,B正确.

答案:B

试题详情

3.(2010·济南模拟)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的功率P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匀速行

驶时的速率为v1,则当汽车的速率为v2(v2<v1)时,汽车的加速度为        ( )

A.                   B.

C.              D.

解析:汽车所受阻力为Ff=,汽车速度为v2时的牵引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

律得FFfma,即-=ma,所以a=,应选C.

答案:C

试题详情

2.如图2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

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

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

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FT做的功分别为W1W2,滑

块经BC两点的动能分别为EkBEkC,图中ABBC

则一定有                                ( )     图2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判断

解析:由于FT做的功等于F做的功,因此可将变力FT做功的问题转化成恒力F

功的问题.由几何知识知滑块由ABF拉过的绳的长度比由BC拉过的绳的长

度更长,由WFlW1W2,故A正确.

答案:A

试题详情

1.(2010·济宁模拟)如图1所示,分别用F1F2F3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沿同一

光滑斜面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的顶端,物体到达斜面顶端时,力F1

F2F3的功率关系为                                          ( )

图1

A.P1P2P3                   B.P1P2P3

C.P3P2P1                   D.P1P2P3

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三种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a相同,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1

mgsinαmaF2cosαmgsinαmaF3cosθmgsinαma.所以F1F2cosα

F3cosθ,在速度方向上的分量都相同,又因加速度相同,斜面长度相同,所以三种情

况下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相等,所以据功率公式可知P1P2P3,故选A.

答案:A

试题详情

12.(20分)(2010·合肥质检)如图12所示,小球甲从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高h=5 cm的A点由静止释放,同时小球乙自C点以速度v0沿光滑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C点与斜面底端B处的距离L=0.4 m.甲滑下后能沿斜面底部的光滑小圆弧平稳地朝乙追去,甲释放后经过t=1 s刚好追上乙,求乙的速度v0.

图12

解析:设小球甲在光滑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1,运动到B处时的速度为v1,从B处到追上小球乙所用时间为t2,则

agsin30°=5 m/s2

由=at得:t1= =0.2 s

t2tt1=0.8 s

v1at1=1 m/s

v0t+Lv1t2

代入数据解得:v0=0.4 m/s.

答案:0.4 m/s

试题详情

11.(20分)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块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内物块的位移是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

(2)此竖直井的深度.

解析:(1)设人接住物块前1 s时速度为v

则有:h′=vt′-gt2

即4 m=v×1 m-×10×12 m

解得v=9 m/s.

则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用总时间为

t=+t′=s+1 s=1.2 s.

(2)竖直井的深度为

hv0tgt2=11×1.2 m-×10×1.22 m=6 m.

答案:(1)1.2 s (2)6 m

试题详情

10.(14分)(2010·河源联考)某同学用如图10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打下如图11所示的纸带.如果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记为x1x2x3x4x5x6.

图10

图11

(1)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A”或“B”)

(2)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g2=,…,g5

取平均值g=9.767 m/s2

方法B:由g1=,g2=,g3

取平均值g=9.873 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数据,方法A中有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填“A”或“B”)更合理.

解析:(1)与重物相连接的纸带一端点间距较小,故为A端.

(2)从表面上看,方法A中六组数据均得到利用,实际上只用了x1x6两组数据,而方法B采用的是逐差法,六组数据均得到利用,故方法B更合理.

答案:(1)A (2)x1x6 x1x2x3x4x5x6 B

试题详情

9.(2010·广州模拟)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

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

象如图9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图9

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Ⅰ、Ⅱ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解析:速度-时间图象的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两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A正确,B错误;两物体在0-t0时间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故物体均沿正方向前进,位移不断增大,C正确;由图可知,Ⅰ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Ⅱ物体的平均速度小于,故D错误.

答案:A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