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2010·揭阳调研)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
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
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4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图4
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
C.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8 m
D.小车做曲线运动
解析:由题中图象可知0-9 s小车做加速运动,9 s-15 s小车做减速运动;当t=9 s时,速度最大,vmax≈0.8 m/s,故A、B正确.在v-t图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在数值上表示位移的大小,图中每小格的面积表示的位移大小为0.1 m,总格数约为83格(大于半格计为一格,小于半格忽略不计),总位移8.3 m,C正确.v-t图中,v>0表示物体运动方向始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图线与运动轨迹不等同,D错.
答案:D
3.如图3所示是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
图3
A.A比B早出发5 s
B.第15 s末A、B速度相等
C.前15 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50 m
D.第20 s末A、B位移之差为25 m
解析:首先应理解速度-时间图象中横轴和纵轴的物理含义,其次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的大小.两图线的交点则表示某时刻两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
由图象可知,B物体比A物体早出发5 s,故A选项错;10 s末A、B速度相等,故B选项错;由于位移的数值等于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所以前15 s内B的位移为150 m,A的位移为100 m,故C选项错;将图线延伸可得,前20 s内A的位移为225 m,B的位移为200 m,故D选项正确.
答案:D
2.(2009·安徽高考)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1A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宙在近段天文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大致是图2所示的哪个图象? ( )
图2
解析:题目提供的信息是宇宙先匀速膨胀,后加速膨胀,反映到R-t图象上就是图象的斜率先是不变的,后来斜率逐渐变大,故选C项.
答案:C
1.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赶往B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后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后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地;又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快.并且二人骑车速度均比跑步速度快.若某人离开A地的距离x与所用时间t的函数关系用函数图象表示,则在图1所示的四个函数图象中,甲、乙二人的图象只可能是 ( )
图1
A.甲是①,乙是② B.甲是①,乙是④
C.甲是③,乙是② D.甲是③,乙是④
解析:由题意知v甲车>v甲人、v乙车>v乙人、v甲车>v乙车,又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地,则v甲人<v乙人,故v甲车>v乙车>v乙人>v甲人,所以B项正确.
答案:B
12.(15分)如图12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A、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若在m1上再放一质量为m0的物体,待整个系统平衡时,m1下降的位移为多少?
解析:未放m0时,A、B的形变量:
ΔxA=,ΔxB=
当放上m0时,A、B的形变量:
ΔxA′=,ΔxB′=
故放上m0后,m1下降的位移:
Δx=(ΔxA′+ΔxB′)-(ΔxA+ΔxB)
=m0g
答案:
11.(15分)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11所示,求力F作用后木块A、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未加F时,木块A、B受力平衡,所受静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即FA=FB=F弹=kx=400×0.02 N=8 N
又因木块B受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Bm=μFNB=0.25×60 N=15 N
施加F后,对木块B,由于F+F弹<FBm
故B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其大小为
FB′=F+F弹=9 N
施加F后,木块A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其大小FA′=8 N.
答案:8 N 9 N
10.(2010·珠海模拟)如图10所示,贴着竖直侧面的物体A的质量mA=0.2 kg,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的质量mB=1.0 kg,绳的质量、绳和滑轮间的摩擦均不计,且绳的OB部分水平,OA部分竖直,A和B恰好一起做匀速运动.取g=10 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B.如果用12 N的水平力向左拉物体B,物体A和B也能做匀速运动
C.若在物体B上放一个质量为mB的物体后再由静止释放,根据Ff=μFN可知B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1倍
D.若在物体B上放一个质量为mB的物体后再由静止释放,则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无关且保持不变
解析:A、B两者恰好一起匀速运动,则有mAg=μmBg,μ=0.2,A正确;要使B带着A向左做匀速运动,需要的拉力F=mAg+μmBg=4 N,B错误;在物体B上放一个质量为mB的物体后再由静止释放,假设能滑动,则滑动摩擦力为2μmBg=4 N>mAg=2 N,假设不成立,因此B不能滑动,其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仍为2 N,C错误,D正确.
答案:AD
9.如图9所示,体重为60 kg的武术运动员,两脚蹬在两堵墙上且保持静止状态,若运动员的脚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两堵墙之间的距离和运动员的腿长相等.关于运动员与墙之间的压力大小,正确的是(取g=10 m/s2) ( )
A.一定等于600 N B.可能等于600 N
C.可能大于600 N D.可能小于600 N
解析:因为运动员的重力为600 N,所以墙给每只脚的静摩擦力为
Ff=300 N,设每只脚对墙的压力为N,因最大静摩擦力Fmax=μM,且Fmax≥Ff,则有FN≥600 N,即当FN=600 N时,每只脚受到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可达300 N.使运动员保持平衡,显然FN>600 N时,每只脚受到的静摩擦力仍为300 N.正确答案为B、C.
答案:BC
8.(2010·石家庄模拟)如图8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 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 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少到0.3 kg时,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 m/s2) ( )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
B.A仍静止不动
C.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D.A所受的合力不变
解析:当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m1=0.6 kg时,F+Ff=m1g=6 N,Ff=4 N,可知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4 N.当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m2=0.3 kg时,设A仍不动,则F不变,F+Ff′=m2g,Ff′=1 N<4 N,故假设成立,A仍静止不动,合力仍为零.A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减为1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只有B、D正确.
答案:BD
7.如图7所示,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相对车厢静止于竖直车厢壁上,当车的加速度增大时 ( )
A.M受静摩擦力增大
B.M对车厢壁的压力增大
C.M有可能相对于车厢滑动
D.M受静摩擦力不变
解析:分析M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因M相对车厢壁静止,Ff=Mg,与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大小无关,A错误,D正确;水平方向,FN=Ma,N随a的增大而增大,B正确;因FN增大,物块与车厢壁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故M相对于车厢壁仍静止,C错误.
答案:B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