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2010年广东六校联考)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处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 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1.2 m B.3.6 m
C.6.0 m D.10.8 m
解析:选C.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最初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故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6.0 m.
2.(2010年镇江模拟)给滑块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A. B.
C. D.
解析:选BC.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其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因此要考虑两种情况,即v=或v=-代入公式t=得,t=或t=,故B、C选项正确.
1.(2010年广东六校联考)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前进,因故紧急刹车以-0.2 m/s2的加速度前进,则刹车后汽车在1 min内通过的位移为( )
A.240 m B.250 m
C.260 m D.90 m
解析:选B.汽车从刹车开始直到停下来所需要的时间t== s=50 s,汽车在1 min内的后10 s静止,故汽车刹车的距离s= t=×50 m=250 m.
5.(2009年四川模拟)核聚变能是一种具有经济性能优越、安全可靠、无环境污染等优势的新能源.近年来,受控核聚变的科学可行性已得到验证,目前正在突破关键技术,最终将建成商用核聚变电站.一种常见的核聚变反应是由氢的同位素氘(又叫重氢)和氚(又叫超重氢)聚合成氦,并释放一个中子.若已知氘原子的质量为2.0141 u,氚原子的质量为3.0160 u,氦原子的质量为4.0026 u,中子的质量为1.0087 u,1 u=1.66×10-27 kg.
(1)写出氘和氚聚合的反应方程;
(2)试计算这个核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光速c=3.00×108 m/s,结果取二位有效数字)
解析:(1)氘和氚聚合的反应方程:
12H+13H―→24He+01n.
(2)核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E=Δmc2
Δm=(m氘+m氚)-(mHe+mn)
=0.0188 u
E=2.8×10-12 J.
答案:(1)12H+13H―→24He+01n
(2)2.8×10-12 J
4.一个静止的原子核baX经α衰变放出一个α粒子并生成一个新核,α粒子的动能为E0.设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变成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则在此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
A. B.
C. D.
解析:选D.衰变时放出的核能ΔE=Δmc2,而ΔE=E0+Ek,而Ek=,衰变时由动量守恒有pα=p新,故Ek===E0,代入得ΔE=E0+E0=E0,质量亏损Δm==,D正确.
3. 90232Th(钍)经过一系列α和β衰变,变成 82208Pb(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B.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
C.共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D.共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解析:选C.由于β衰变不会引起质量数的减少,故可先根据质量数的减少确定α衰变的次数为:
x==6
现结合核电荷数的变化情况和衰变规律来判定β衰变的次数y应满足:
2x-y=90-82=8
所以y=2x-8=4.
2.如图15-3-1所示,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α、β、γ三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α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β射线
图15-3-1 |
C.甲是γ射线,乙是α射线,丙是β射线
D.甲是α射线,乙是β射线,丙是γ射线
解析:选B.粒子垂直进入磁场中,若带电则必受洛伦兹力的作用而做圆周运动,轨迹为圆弧,而乙为直线,可判定其为不带电粒子,即乙是γ射线;再根据左手定则,即可判定甲为β射线、丙为α射线.
1.(2009年高考北京卷)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A.α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解析:选B.天然放射现象是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α、β和γ射线的现象,必然使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故选B.
3.(2009年高考天津理综卷)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如图1-1-13所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
图1-1-13
解析:选D.物体在斜面上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故知竖直向下的力F会使其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D选项正确.
图1-1-14 |
A.18 N和10 N
B.4 N和10 N
C.12 N和2 N
D.14 N和2 N
解析:选BC.题目没有具体说明弹簧是被拉伸还是被压缩.如果弹簧被拉伸,A、B两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A物体满足:FN=GA-F=4 N;B物体满足:FT=GB+F=10 N,选项B正确.如果弹簧被压缩,A、B两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A物体满足:FN=GA+F=12 N;B物体满足:FT=GB-F=2 N,选项C正确.
图1-1-15 |
解析:未放m0时,A、B的形变量:
ΔxA=,ΔxB=
当放上m0时,A、B的形变量
ΔxA′=,
ΔxB′=.
故放上m0后,m1下降的位移:
Δx=(ΔxA′+ΔxB′)-(ΔxA+ΔxB)
=m0g.
2.
图1-1-12 |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
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向下
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
D.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压力
解析:选BD.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整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物体B的加速度也等于重力加速度,因此A对B没有作用力,同理,B对A也没有作用力,故选项A错D对;若考虑空气阻力,则上升过程中,A、B整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则B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故A对B有向下的压力,故选项B对;在下降过程中,A、B整体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则B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故A对B有向上的压力,根据力的相互性,B对A有向下的压力,故选项C错,应选B、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