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图10-2-21甲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 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 V.则该电路可能为图乙中的( )
图10-2-21
解析:选B.由U-I图线的斜率及截距可得该电源E=6 V,r=0.5 Ω.当U=4.8 V时,I==2.4 A,R=U/I=2 Ω,B正确.
图10-2-22 |
A.R1电阻变小,a点电势高于b
B.R1电阻变小,a点电势低于b
C.R1电阻变大,a点电势高于b
D.R1电阻变大,a点电势低于b
解析:选B.R1是光敏电阻,光照越强,电阻越小,因此当用光照射R1时,R1电阻变小,因此R1两端电压变小,R2两端电压变大,而R2两端电压U2=φb-φc,c点电势φc不变,所以b点电势φb变大,R3、R4都不变,所以a点电势φa不变,所以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因此B正确.A、C、D错误.
图10-2-23 |
A.由小变大 B.由大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选C.在图示位置时并联电阻最大,从m点到图示位置过程中圆环总电阻增大,从图示位置到q位置过程中圆环总电阻减小,则电阻R两端的电势差先减后增,即电容器上的电压先减后增,由C=,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先减小后增大,C对.
3.在如图10-2-20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
A.电源的电动势为3 V,内阻为0.5 Ω
B.电阻R的阻值为1 Ω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 W
D.电源的效率为66.7%
解析:选ABD.图象Ⅰ与纵轴交点表示电源电动势,为3 V,图象Ⅰ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内阻为0.5 Ω,选项A正确;图象Ⅱ的斜率表示电阻R的阻值为1 Ω,选项B正确;电源输出电压为U=2 V,电流为2 A,电源输出功率为4 W,选项C错;电源效率η=P出/P总×100%=U/E×100%=2/3×100%=66.7%,选项D正确.
2.如图10-2-19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I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势E1=E2,发生短路时的电流I1>I2
B.电动势E1=E2,内阻r1>r2
C.电动势E1=E2,内阻r1<r2
图10-2-19 |
图10-2-20 |
1.关于闭合电路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外电路断路时,路端电压最高
B.外电路短路时,电源的功率最大
C.外电路电阻变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
D.不管外电路电阻怎样变化,其电源的内、外电压之和保持不变
解析:选C.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U外+U内,当外电路断路时,即I=0,此时U外=E,路端电压最大;外电路短路时,电路中电流最大,此时,电源的功率也最大;电源的输出功率,即外电路消耗的功率,P=I2R==,只有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故C错.应选C.
11.
图1-1-27 |
(1)人对绳的拉力;
(2)人脚对A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解析:
设绳子的拉力为FT,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FfA.
(1)取人和木块为整体,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题意可知
FfA=μ(mA+m人)g=200 N.
由于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故
2FT=FfA
所以FT=100 N.
(2)取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由于人处于平衡状态,故FT=Ff人=100 N
由于人与木块A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故人与木块A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脚对木块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100 N.
答案:(1)100 N (2)方向向右 10 N
图1-1-28 |
(1)小车向右匀速运动.
(2)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a<gtanθ)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小车向右以a=gtanθ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1)当车匀速运动时,斜板对球的弹力为零,由平衡条件可知水平车板对球的弹力FN=mg,方向竖直向上.
(2)向右加速时,若a<gtanθ,则球受力如图所示,则
FN′sinθ=ma
FN+FN′cosθ-mg=0
解得FN=mg-macotθ.
(3)若a=gtanθ,代入上式,则FN=0.
答案:(1)mg 竖直向上
(2)mg-macotθ 竖直向上
(3)0
7.(2010年天津和平区模拟)如图1-1-22甲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B物体施加一水平变力F,F-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变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则( )
图1-1-22
A.t时刻,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最大
B.t时刻,两物体的速度方向开始改变
C.0-2t时间内,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0-2t时间内,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变力F的方向相同
解析:选D.t时刻F=0,A、B的加速度为零,因此两物体速度方向不变,且A、B间的摩擦力为零,可见选项A、B错.0-2t时间内,A、B系统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以A为研究对象,A受到的摩擦力应先减小后增大;A的加速度由其受到的摩擦力提供,因此A受到的摩擦力与A、B加速度同向,即与F同向,可见选项D正确.
图1-1-23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2.5 N
B.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5 N
C.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小5 N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5 N
解析:选AB.没有施加向上的拉力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mgsin30°,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N=mgcos30°,施加向上的拉力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mgsin30°-Fcos60°,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N=mgcos30°-Fsin60°,所以摩擦力的减少量ΔFf=Fcos60°=2.5 N,故A项正确;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减少量ΔFN=Fsin60°=4.3 N,故C项错误;物体在施加拉力前后都在斜面上静止,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始终等于零,合外力没有变化,故D项错误;由于物体受力平衡,当有向上的拉力F=5 N时,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减少5 N,由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也减少了5 N,故B项正确.
图1-1-24 |
图1-1-25
解析:选B.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Ff<G时,物体加速下滑,此时a=,物体做a减小的加速运动,此时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为Ff=μkt;当Ff=G时,加速度a=0,物体达最大速度;当Ff>G时,物体开始减速下滑,此时a=,物体做a增大的减速运动,此时仍为滑动摩擦力且继续以Ff=μkt增大.在物体停止前一小段时间内,显然有Ff>G.物体停在墙上时,物体受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可知,此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G.综合上述过程,选项B正确.
图1-1-26 |
解析:开始时,弹簧B的压缩长度为
x1=,
当弹簧B无形变时,弹簧C伸长
x2=,
所以a、b间距离为
x1+x2=mg(+).
答案:mg(+)
2.
图1-1-17 |
A.三者相同
B.乙最大
C.丙最大
D.已知条件不够,无法判断
解析:选D.因为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知,从而无法判断它们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也就无法判断摩擦力的大小.若为滑动摩擦力则乙最大,若为静摩擦力则丙最大.
图1-1-18 |
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选D.根据小球平衡,弹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弹力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D正确.
图1-1-19 |
A.大小是10 N,方向水平向左
B.大小是20 N,方向水平向左
C.大小是20 N,方向水平向右
D.大小是30 N,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选C.物体向左运动,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μFN=μmg=20 N,与外力F无关,故选C.
图1-1-20 |
况,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在AC段物体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P处受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B.在AC段物体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P处受向下的静摩擦力
C.在CB段物体不受静摩擦力,Q处受向下的静摩擦力
D.在CB段物体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P、Q两处始终受向下的静摩擦力
答案:BC
图1-1-21 |
A.M静止在传送带上
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M下滑的速度不变
解析:选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滑动摩擦力,由M匀速下滑可知其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传送带启动以后对M受力没有影响,自然也不会影响其运动状态,故C、D正确.
1.如图1-1-16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G,平衡时小球在A处,今用力F压小球至B处,使弹簧缩短x,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
图1-1-16
A.kx B.kx+G
C.G-kx D.以上都不对
解析:选B.设球在A处时弹簧已压缩了Δx,球平衡时弹力FA=G=kΔx,球在B处时,弹簧又压缩x,球再次达到平衡时弹力FB=k(Δx+x)=G+kx.故选项B是正确的.
10.如图1-2-25所示,用一个轻质三角支架悬挂重物,已知AB杆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000 N.AC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0 N,α=30°.为不使支架断裂,求悬挂的重物应满足的条件?
解析:悬绳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F=G,在这个拉力作用下,它将压紧水平杆AB并拉紧绳AC,所以应把拉力F沿AB、CA两个方向分解,设两分力为F1、F2,画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F1==,
F2==,得==cos 30°=.
因为AB、AC能承受的最大作用力之比为
==2>,
当悬挂物重力增加时,对AC绳的拉力将先达到最大值,所以为不使三角支架断裂,计算中应以AC绳中拉力达最大值为依据,即取F2=F2m=1000 N,于是得悬挂物的重力应满足的条件为Gm≤F2sin 30°=500 N.
答案:小于等于500 N
图1-2-26 |
解析:法一(合成法):如图甲所示,作出两电杆间左半部分覆冰电线的受力图.由“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平衡,则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可知,这三个力为共点力.由三力平衡知,任意两力的合力应与第三个力平衡,故F与mg/2的合力应与FT平衡,因此该合力与mg/2的夹角为θ,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与mg/2的合力,解直角三角形得:FT=F/sin θ,mg/2=Fcot θ,解出m=2Fcot θ/g.
法二(效果分解法):如图乙所示,作出两电杆间左半部分覆冰电线的受力图.将重力沿F与FT的反方向分解,由力的平衡有,F=G1,FT=G2.解直角三角形得:G2=G1/sin θ,mg/2=G1cot θ,联立解出FT=F/sin θ,m=2Fcot θ/g.
法三(正交分解法):如图丙所示,作出两电杆间左半部分覆冰电线的受力图.将拉力FT沿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分解,由力的平衡有,F=FTsinθ,mg/2=FTcos θ,故解出FT=F/sin θ,m=2Fcot θ/g.
7.如图1-2-22所示,由物体A和B组成的系统处于静止状态.A、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可不计.使绳的悬点由P点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到Q点,系统再次达到静止状态.则悬点移动前后图中绳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θ将( )
图1-2-22 |
C.不变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解析:选C.两绳合力与A的重力等大反向,由2GBsin θ=GA得sin θ=,即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与P端位置无关.
图1-2-23 |
A.mg B.mg
C.mg D.mg
解析:选C.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三个力作用:重力、绳的拉力及所施加的一个力,O点固定,细绳方向也不变,即绳上的拉力方向不变,且绳的拉力与所施力的合力与重力一定满足等值反向,如图,由矢量三角形可知,所施力的最小值为Fmin=mgsin30°=mg.
图1-2-24 |
A.F1保持不变
B.F1先变大后变小
C.F2保持不变
D.F2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选A.对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形,不难发现△PAB与力的△BGF1′相似,所以对应边成比例,则:
=,而F1′=F1
图1-2-25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