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7951  137959  137965  137969  137975  137977  137981  137987  137989  137995  138001  138005  138007  138011  138017  138019  138025  138029  138031  138035  138037  138041  138043  138045  138046  138047  138049  138050  138051  138053  138055  138059  138061  138065  138067  138071  138077  138079  138085  138089  138091  138095  138101  138107  138109  138115  138119  138121  138127  138131  138137  138145  447348 

12.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解析:(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

t1= s=4 s

s=(5.5+4)×10 m=95 m

sat12=×2.5×42 m=20 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Δsss=75 m.

(2)v0=90 km/h=25 m/s,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t2= s=10 s

s=(5.5+10)×10 m=155 m

sat22=×2.5×102 m=125 m

因为s>s,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车距离

Δs′=ss=30 m

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Δt时间追赶上货车,则

Δt==2 s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tt2t=12 s

才能追上货车.

答案:(1)75 m (2)12 s

试题详情

11.(2010年江苏扬州模拟)1935年在苏联的一条直铁轨上,有一列火车因蒸汽不足而停驶,驾驶员把货车厢甲(如图2-3-20所示)留在现场,只拖着几节车厢向前方不远的车站开进,但他忘了将货车厢刹好,使车厢在斜坡上以4 m/s的速度匀速后退,此时另一列火车乙正以16 m/s的速度向该货车厢驶来,驾驶技术相当好的驾驶员波尔西列夫立即刹车,紧接着加速倒退,结果恰好接住了货车厢甲,从而避免了相撞.设列车乙刹车过程和加速倒退过程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2,求波尔西列夫发现货车厢甲向自己驶来而立即开始刹车时,两车相距多远?

图2-3-20

解析:取方向向右为正方向

t== s=10 s,

s1v1t=4×10 m=40 m

s2v2t+at2=-16×10 m+×2×102 m=-60 m

ss1+|s2|=40 m+60 m=100 m.

答案:100 m

试题详情

10.(2009年宜昌调研)某人骑摩托车在雾天行驶,若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约为15 m,设该人的反应时间为0.5 s,已知摩托车刹车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为安全行驶,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解析:设其安全行驶的速度为v,反应时间为t,能见度为s,刹车加速度为a.

在反应时间t内,摩托车匀速行驶,位移为:s1vt

刹车后,摩托车匀减速行驶至速度为零,位移为:

s2

欲满足题意,则有:vt+≤s

解得v≤10 m/s

即最大行驶速度是10 m/s.

答案:10 m/s

试题详情

7.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3-17所示,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3-17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的大小为3 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

解析:选D.结合题给vt图,可以确定是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的.由题图知0-0.5 s过程为下落过程,最大速度为5 m/s,A正确;0.5 s-0.8 s过程为反弹过程,初速度大小为3 m/s,B正确;由v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为位移可得反弹的最大高度为h=(0.8-0.5)×3 m=0.45 m,C正确,D错.

图2-3-18
8.(2008年高考海南卷)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2-3-18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解析:选BC.速度图象在t轴下的均为反方向运动,故2 h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A错;2 h末从图象围成的面积可知乙车运动位移为30 km,甲车位移为30 km,相向运动,此时两车相距s=(70-30-30)km=10 km,B对;从图象的斜率看,斜率大加速度大,故乙车加速度在4 h内一直比甲车加速度大,C对;

4 h末,甲车运动位移120 km,乙车运动位移30 km,两车原来相距70 km,故此时两车还相距20 km,D错.

图2-3-19
9.(2010年湖南长沙模拟)如图2-3-19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的vt图象,其中AB两物体是从不同地点出发,AC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t=4 s时,AB两物体相遇

C.t=4 s时,AC两物体相遇

D.t=2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解析:选C.在t=4 s之前,ABC物体开始阶段速度方向均为正,方向相同;当t=4 s时,AB两物体发生的位移相同,但由于两物体不是同地出发,因此此时两者并没有相遇,而AC两物体是同时同地出发,此时两者的位移也相等,故此时两物体相遇;当t=2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此时应当为两者之间距离的一个极值,但由于初始状态不清,没有明确AB谁在前,故出现“相距最远”和“相距最近”两种可能.

试题详情

3.

图2-3-13
(2010年常州质检)如图2-3-13所示,有一质点从t=0时刻开始,由坐标原点出发沿v轴的方向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 s时,离开原点的位移最大

B.t=2 s时,离开原点的位移最大

C.t=4 s时,质点回到原点

D.0到1 s与3 s到4 s的加速度相同

解析:选A.根据vt图象在各阶段为直线,可知质点在各阶段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0-1 s内沿v轴正方向的速度不断增加,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1 s-2 s内沿v轴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时离开原点最远;

在2 s-3 s内沿v轴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3 s-4 s内沿v轴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 s时回到原点;

在0-1 s和3 s-4 s内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故选项B、C、D均正确.

图2-3-14
 
4.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st)图象如图2-3-14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A

图2-3-15
 
5.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vt,如图2-3-15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a的大小和方向都没有变化

D.a随时间逐渐减小

解析:选D.平均速度在数值上等于阴影部分的面积除以t,因此>,A、B错;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小,表示加速度逐渐减小,故D对C错.

图2-3-16
6.(2009年苏北四市模拟)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3-16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

C.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8 m

D.小车做曲线运动

解析:选D.由vt图象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大速度约为0.8 m/s,故A、B均正确.小车的位移为v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s=85×0.1×1 m=8.5 m>8 m,C正确,图线弯曲表明小车速度变化不均匀,不表示小车做曲线运动,故D错误.

试题详情

2.如图2-3-12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s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3-12
 
①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

③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

④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C.图象是st图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与横坐标的交点表示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甲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甲、乙运动的速率用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由图可知甲的速率小于乙的速率.

试题详情

1.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2-3-1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3-11
 
A.甲、乙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由不同地点同时出发,t0时刻两物体相遇

C.0-t0 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一样大

D.0-t0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时刻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解析:选B.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故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v,故选项A错;

初始时刻,两物体在不同位置,同时出发,t0时刻两物体在同一位置,即相遇,故选项B对;

0-t0时间内,两物体的末位置相同,初位置不同,故位移不同,且s<s,故选项C错;

甲、乙两条st图线的斜率不变,故t0时刻前后,甲、乙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v,故选项D错.

试题详情

11.质量M=60 kg的人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用绳拉着质量m=20 kg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5 m/s2上升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g=10 m/s2)

图3-1-14
 
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

FmgmaFmg+ma=300 N

以人为研究对象,地面支持力为FN

FN+F′=MgF′=FFN=300 N

人对地面的压力FN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FNFN=300 N.

答案:300 N

图3-1-15
12.如图3-1-15所示,一辆卡车后面用轻绳拖着质量为m的物体AA与地面的摩擦不计.

(1)当卡车以a1g的加速度运动时,绳的拉力为mg,则A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2)当卡车的加速度a2g时,绳的拉力为多大?

解析:(1)卡车和A的加速度一致.由图知绳的拉力的分力使A产生了加速度,故有:

mgcosαm·g

解得cosα=,sinα=.

设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FN,则有

FNmgmg·sinα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对地面的压力为mg.

(2)设地面对A弹力为零时,物体的临界加速度为a0,则a0g·cotθg

故当a2g>a0时,物体已飘起,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mg

则由三角形知识可知,拉力F2==mg.

答案:(1)mg (2)mg

试题详情

8.

图3-1-11
 
如图3-1-11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成水平,在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劈形物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直线

D.抛物线

解析:选B.小球m水平方向不受力,故水平方向运动状态不变,v水平仍为零,故只沿竖直方向运动.

图3-1-12
 
9.如图3-1-12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

A.(M+m)g

B.(M+m)gma

C.(M+m)g+ma

D.(Mm)g

解析:选B.对竿上的人分析:受重力mg,摩擦力Ff,有mgFfma.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反作用力--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分析:受重力Mg,摩擦力Ff,方向向下,支持力FNMg+FfFN,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N=(M+m)gma.

图3-1-13
 
10.如图3-1-13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小球质量为m,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在某次振动过程中,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弹簧的压缩量为2x,试求此时小球的加速度和弹簧对地面的压力.

解析:平衡时有:mgkx

在最低点,取向上为正方向有:

2kxmgma

解得:ag

弹簧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弹力,

FN=2kx=2mg.

答案:g 竖直向上 2mg 竖直向下

试题详情

7.(2010年广州模拟)“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一方面表明中国航天事业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另一方面“嫦娥一号”的发射也带动了高科技的发展.目前计算机的科技含量已相当高,且应用于各个领域或各个方面.如图3-1-10是利用计算机记录的“嫦娥一号”发射时,火箭和地面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图3-1-10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D.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不再适用

解析: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A、C错,B对.牛顿第三定律反映的规律与运动状态无关,D错.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