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洗衣机脱水缸正常工作时,转速为2800 r/min,脱水后由切断电源到电动机停止转动的时间为16 s.发现在切断电源后13 s左右时,洗衣机振动最为剧烈,若切断电源后,脱水缸转速是随时间均匀减小的,则洗衣机振动的固有频率大约是( )
A.16 Hz B.9.5 Hz
C.8.75 Hz D.10.45 Hz
解析:选C.洗衣机切断电源后脱水缸转速随时间均匀减小,至13 s时的转速为
n′=×(16-13)
=×3 r/s=8.75 r/s
故洗衣机的固有频率为8.75 Hz,应选C.
2.(2010年临沂模拟)如图7-1所示是用频闪照相的方法获得的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有关该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7-1
A.该图象的坐标原点是建立在弹簧振子小球的平衡位置处
B.从图象可以看出小球在振动过程中是沿t轴方向移动的
C.为了显示小球在不同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让底片沿垂直x轴方向匀速运动
D.图象中小球的疏密显示出相同时间内小球位置变化快慢不同
解析:选ACD.从图象看出,小球振动方向是沿x轴的,故B错;平衡位置附近小球疏,表示运动快;小球密处表示运动慢,故D对.
1.对声波的各种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房子里讲话,声音特别响,这是声音的共振现象
B.绕正在发音的音叉走一圈,可以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这是声音的干涉现象
C.火车驶离远去时,音调变低
D.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声,属于声波的衍射现象
解析:选BC.在空房子里讲话,声音特别响,是声音的反射现象,故选项A错;对选项D,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声,表明声波在固体中比在气体中传得快,故选项D错.
16.(12分)一置于桌面上质量为M的玩具炮,水平发射质量为m的炮弹.炮可在水平方向自由移动.当炮身上未放置其他重物时,炮弹可击中水平地面上的目标A;当炮身上固定一质量为M0的重物时,在原发射位置沿同一方向发射的炮弹可击中水平地面上的目标B.炮口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如果两次发射时“火药”提供的机械能相等,求B、A两目标与炮弹发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之比.
解析:设炮弹的出口速度和炮身的反冲速度分别为v1和v2,E为“火药”提供的机械能.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0=mv1-Mv2①
E=mv12+Mv22②
由①②式得v1=③
炮弹射出后做平抛运动,
有h=gt2④
s=v1t⑤
式中,t是炮弹从射出到落地时所需的时间,s为目标A距炮口的水平距离.由③④⑤式得
s=⑥
同理,目标B距炮口的水平距离为
s′=⑦
由⑥⑦式得=.
13.(10分)在近地表面上空,一枚质量为M的火箭,依靠向正下方喷气在空中保持静止,如果喷出气体的速度为v,那么火箭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火箭的质量视为不变)
解析:如图所示选取在Δt时间内喷出的气体柱Δm为研究对象,设火箭推气体的力为F,根据动量定理有FΔt=Δmv(忽略了Δm气体本身的重力)因为火箭静止在空中,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F′=F=Mg对这一部分气体,发动机所做的功W等于这部分气体动能的增加,根据动能定理有W=Δmv2
根据功率的概念有P===Mgv.
答案:Mgv
图6-11 |
解析:以向右为正方向,列如下动量式:
第一次推球:Mv1=mv(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
第二次推球:Mv2-Mv1=2mv
⋮
第n次推球:Mvn-Mvn-1=2mv
累加得vn=v
令vn≥v,即n≥×==8.25
即人推9次后不能再接住球.
答案:9
图6-12 |
放在小车最左端表面上的小物块.开始时,物块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向左运动,接着物块与挡板发生了第一次碰撞,碰后物块相对于车静止时的位置离小车最左端的距离等于车长的.此后物块又与挡板发生了多次碰撞,最后物块恰未从小车上滑落.若物块与小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个定值,物块与挡板发生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且碰撞时间极短,试确定小车与物块的质量关系.
解析:设小车初速度为v0,B与车相互作用摩擦力为Ff,小车车长为L,第一次A、B相对静止时速度为v1,由动量守恒,得
mAv0-mBv0=(mA+mB)v1
由能量守恒,得mAv02+mBv02
=Ff·L+(mA+mB)v12
多次碰撞后,B停在车右端,系统初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由能量守恒,得FfL=(mA+mB)v02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
(mA+mB)2=4(mA-mB)2
即=,
所以mA=3mB.
答案:mA=3mB
11.(4分)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6-9所示,入射球A与被碰球B的质量之比为MA∶MB=3∶2,则实验中碰撞结束时刻两球动量大小之比为pA∶pB=____________.
图6-9
解析:考查碰撞中动量守恒表达式的应用.实验中碰撞结束时刻的动量之比为==×=.
答案:1∶2
图6-10 |
(1)本实验必须用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测得数据验证动量守恒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两球被弹开过程,动量守恒,有mAvA=mBvB.两球离开水平桌面均做平抛运动,它们在空中的飞行时间相等,故其落地时的水平位移和其弹开后的速度成正比.若以平抛运动时间为时间单位,则平抛初速度在数值上即等于物体的水平位移,故有mAsA=mBsB.因此,须用天平测出mA、mB,用刻度尺测量sA、sB.
答案:(1)天平、刻度尺
(2)A的质量mA、B的质量mB,A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sA,B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sB
(3)mAsA=mBsB
5.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500 kg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质量为3000 kg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辆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小段距离后停止.根据测速仪的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20 m/s的速率行驶,由此可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 )
A.小于10 m/s
B.大于10 m/s,小于20 m/s
C.大于20 m/s,小于30 m/s
D.大于30 m/s,小于40 m/s
解析:选A.由题意分析可知,客车动量大于卡车动量(碰前),据此可得出A正确.
图6-4 |
A.一定沿v0的方向飞去
B.一定沿v0的反方向飞去
C.不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选D.根据动量守恒得v′=.mv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Mv0,所以v′可能小于、大于或等于零.
图6-5 |
A.ma>mb B.ma<mb
C.ma=mb D.无法判断
解析:选B.由图象分析得:整个碰撞过程是运动的,a球去碰撞静止的b球,而碰撞后a球反向运动,b球向前运动,所以b球获得的动量超过原来a球的动量,由动能与动量的数值关系Ek=,如果是ma>mb,则b球的动能将会大于原来a物体的动能,所以违背了能量守恒,一定是ma<mb,所以A、C、D三个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图6-6 |
A.整个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B.整个系统动量守恒
C.当木块的速度最大时,小车的速度也最大
D.小车AB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等于L
答案:ABC
图6-7 |
A.v=,I=0 B.v=,I=2mv0
C.v=,I= D.v=,I=2mv0
解析:选B.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冲量.木块和子弹又回到A处时,弹簧恢复原长,弹力对木块和子弹做功为0,故此时木块和子弹的速度仍为子弹刚打入木块时的速度,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知v=,子弹和木块动量变化量为2mv0,由弹簧对其冲量引起,弹簧动量大小未变化,故墙壁对弹簧的冲量也为2mv0,选B.
图6-8 |
A.小球可能从圆弧轨道上端抛出而不再回到小车
B.小球可能离开小车水平向左做平抛运动
C.小球可能离开小车做自由落体运动
D.小球可能离开小车水平向右做平抛运动
解析:选BCD.当小球到达光滑轨道最高点处二者具有共同的水平速度,因此不可能从圆弧轨道上端抛出而不回到小车,A错.当小球再次回到小车左端时,由动量、能量守恒知:mv0=mv1+Mv2,mv02=mv12+Mv22,
可得v1=v0,v2=v0.则当m=M时,v1=0,小球离开小车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当m<M,v1<0,即小球向左做平抛运动离开小车;当m>M,v1>0,即小球向右做平抛运动离开小车,B、C、D都对.
1.(2009年丰台区模拟)质量为m的物块以初速度v0从光滑斜面底端向上滑行,到达最高位置后再沿斜面下滑到底端,则物块在此运动过程中( )
A.上滑过程与下滑过程中物块所受重力的冲量相等
B.整个过程中物块所受弹力的冲量为零
C.整个过程中物块的合外力冲量为零
D.整个过程中物块的合外力冲量大小为2mv0
答案:AD
图6-1 |
A.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B.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C.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
D.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
解析:选A.a、b两球到达S点时速度方向不同,故它们的动量不等,C、D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a、b经过同一高度时速率相同,但b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b始终小于同高度时a球的速度v⊥a,应有平均速度⊥b<⊥a由t=知,ta<tb,所以a先到达S点,A对,B错.
图6-2 |
A.Ft,mgt B.Ftcosθ,0
C.mv,0 D.Ft,0
解析:选A.力的冲量等于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图6-3 |
A.半圆槽固定不动时,物体M可滑到半圆槽左边缘B点
B.半圆槽在水平地面上无摩擦滑动时,物体M可滑动到半圆槽左边缘B点
C.半圆槽固定不动时,物体M在滑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半圆槽与水平地面无摩擦时,物体M在滑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解析:选ABC.对于物体与半圆槽组成的系统,设物体M滑到左边最高点时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m+M)v=0,所以v=0,由能量守恒可知能滑到B点.
6.(2008•海南)如图所示,一辆汽车A拉着装有集装箱的拖车B,以速度v1=30 m/s进入向下倾斜的直车道.车道每100 m下降2 m.为使汽车速度在s=200 m 的距离内减到v2=10 m/s,驾驶员必须刹车.假定刹车时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恒力,且该力的70%作用于拖车B,30%作用于汽车A.已知A的质量m1=2 000 kg,B的质量m2=6 000 kg.求汽车与拖车的连接处沿运动方向的相互作用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解析]汽车沿倾斜的直车道做匀减速运动,用a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有
=-2as ①
用F表示刹车时的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1+m2)gsin α=(m1+m2)a ②
式中sin α==2×10-2 ③
设刹车过程中地面作用于汽车的阻力为f,根据题意有f=F ④
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反;用fN表示拖车作用于汽车的力,设其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同.以汽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fN-m1gsin α=m1a ⑤
由②④⑤式解得
fN= (m1+m2)(a+gsin α)-m1(a+gsin α) ⑥
由①③⑥式,代入数据解得fN=880 N ⑦
5.(2009•全国Ⅰ)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长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在平板上标出A、B两点,B点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
②用直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A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1,B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2;
③将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
④重复步骤③数次,并求出挡光时间的平均值;
⑤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f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cos α;
⑥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⑤,作出f-cos α关系曲线.
(1)用测量的物理量完成下列各式(重力加速度为g):
①斜面倾角的余弦cos α=;
②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③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
;
④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
(2)测量滑块挡光长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所示,读得d= 3.62 cm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