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正交分解法:将一个力(矢量)分解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分矢量),即在直角坐标系中将一个力(矢量)沿着两轴方向分解,如图F分解成Fx和Fy,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Fx=F•cos φ
Fy=F•sin φ
F=
tan
φ=
正交分解法是研究矢量常见而有用的方法,应用时要明确两点:
(1)x轴、y轴的方位可以任意选择,不会影响研究的结果,但若方位选择得合理,则解题较为方便;
(2)正交分解后,Fx在y轴上无作用效果,Fy在x轴上无作用效果,因此Fx和Fy不能再分解.
受力分析就是指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受力分析时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根据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分解的力或合成的力分析进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免造成混乱.
(2)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其中的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外力,要画在受力图上.
(3)防止“添力”:找出各力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
(4)防止“漏力”:严格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步骤进行分析是防止“漏力”的有效办法.
(5)受力分析还要密切注意物体的运动状态,运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判定未知力的有无及方向.
4.正交分解法
把一个力分解为 互相垂直 的两个分力,特别是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把物体受到的各力都分解到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去,然后分别求每个方向上力的 代数和 ,把复杂的矢量运算转化为互相垂直方向上的简单的代数运算.其方法如下.
(1)正确选择直角坐标系,通过选择 各力的作用线交点 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2)正交分解各力,即分别将各力 投影 在坐标轴上,然后求各力在x轴和y轴上的分力的合力Fx和Fy:
Fx=F1x+F2x+F3x+…,Fy=F1y+F2y+F3y+…
(3)合力大小F=.
合力的方向与x夹轴角为θ=arctan.
重点难点突破
3.合力的大小范围
(1)两个力合力大小的范围
|F1-F2|≤F≤ F1+F2 .
(2)三个力或三个以上的力的合力范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0≤F≤|F1+F2+…+Fn|.
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
力的合成和分解只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互为逆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以力的图示中F1、F2的线段为 邻边 作 平行四边形 .该两邻边间的 对角线 即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甲所示.
(2)力的三角形定则
把各个力依次 首尾 相接,则其合力就从第一个力的 末端 指向最后一个力的 始端 .高中阶段最常用的是此原则的简化,即三角形定则,如图乙所示.
2.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1.合力与分力
几个力同时作用的共同 效果 与某一个力单独作用的 效果 相同,这一个力为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为这一个力的分力.合力与它的分力是力的 效果 上的一种 等效替代 关系,而不是力的本质上的替代.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二者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导槽A、B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拉动工件(F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v2沿导槽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等于μmg B.大于μmg C.小于μmg D.不能确定
[错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v2方向相反,由平衡条件得出F=Ff=μmg.A选项正确.
[错因]v2为工件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而非相对钢板运动方向.
[正解]工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f=μmg,为钢板C所施加,而工件相对钢板C的相对运动方向,根据运动的合成可知,与导槽所成夹角α=arctan.因此,所施拉力F=Ff•cos α<μmg,选项C正确.
[答案]C
[思维提升]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是解此题的关键,也是此题的易错点.
第 3 课时 力的合成与分解
基础知识归纳
2.摩擦力的大小
[例2]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水平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那么,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从t=0开始物体所受摩擦力Ff随t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解析]物体对墙壁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水平推力F,即FN=F=kt.沿墙壁下滑过程中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f=μFN=μkt.开始阶段Ff<G,物体加速下滑,Ff随时间t成正比增加,物体向下的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然而速度却逐渐增大;当Ff=G时物体的合力、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值;由于惯性,此后物体将继续向下运动,Ff也继续随时间t正比增加,直到Ff>G.物体的合力、加速度方向向上,且大小逐渐增大,物体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小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也“突变”为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得静摩擦力的大小为Ff=G
[答案]B
[思维提升]解题时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然后根据前述方法确定.本题中,抓住动、静转化点(速度减小为零的瞬间)解题方向便豁然开朗.
[拓展2]用轻弹簧竖直悬挂的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0,现用该弹簧沿固定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0,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 )
A.等于0
B.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上
D.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解析]物体受到重力为2mg,还有弹簧施加的弹力,由于弹簧的伸长量为l0,与静止时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时的伸长量相同,因此,弹簧的弹力F等于mg,物体还受到斜面施加的支持力的作用,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将重力正交分解,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等于mg,与弹簧的弹力相等,因此,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易错门诊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判断摩擦力方向时一定明确“相对”的含义,“相对”既不是“对地”,也不是“对观察者”.“相对”的是跟它接触的物体,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相同,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成一定的夹角.
典例精析
1.静摩擦力的方向
[例1]如图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方向做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
B.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
C.甲、乙两图中A均不受摩擦力
D.甲图中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A受摩擦力,方向与F相同
[解析]用假设法分析:甲图中,假设A受摩擦力,其合力不为零,与A做匀速运动在水平方向受力为零不符,所以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假设A不受摩擦力,A将相对于B沿斜面向下运动,从而A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D为正确选项.
[答案]D
[思维提升]假设分析法是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及其方向最常用、最方便的方法,特别应注意,当物体所处环境及所受其他外力变化时,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也可能发生变化.
[拓展1]如图所示,在平直公路上,有一辆汽车,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1)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无相对滑动);
(2)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3)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解析]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牛顿运动定律不难判断出:
(1)汽车加速时,木箱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2)汽车刹车时,木箱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
(3)汽车匀速运动时,木箱不受摩擦力作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