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一质点自x轴原点出发,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加速,经过t0时间速度变为v0,接着以-a加速度运动,当速度变为-v0/2时,加速度又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v0/4时,加速度再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v0/8……,其v-t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一直沿x轴正方向运动
B.质点将在x轴上-直运动,永远不会停止
C.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大于v0t0
D.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0t0
3.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
2.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S-t图象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 )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
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3
D.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1.骑自行车的人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第1 s内通过1 m、第2 s内通过2 m、第3 s内通过3 m、第4 s内通过4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自行车和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第2 s末的瞬时速度为2.5 m/s
C.第3-4 s内的平均速度为3.5 m/s
D.整个过程中加速度为1 m/s2
5.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实-1
-14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
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
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
图实-1-14
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
(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
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为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
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
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
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用
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
解析:该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滑块,目的是比较合外力对滑块所做的功与滑块动能
的增量的关系.因为合外力不等于滑块的重力,两端质量不可能“抵消”,所以要
分别测出沙、滑块的质量,还要测出滑块移动的距离,便于计算做的功和速度.
实验时应注意平衡摩擦力,以减少误差,从实验方便性上考虑要把沙的重力看做滑
块的合外力,故m远远小于M,故实验表达式为mgL=Mv22-Mv12.
答案:(1)天平、刻度尺 (2)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平衡摩擦力 (3)mgL=Mv22-Mv12
4.(2009·广东高考)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
实-1-12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
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
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
可以放置砝码.
图实-1-12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
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_______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
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________,重复②的操作.
(2)表1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m之和,|v22-v12|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ΔE,F是拉力传
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ΔE3=________,W3=
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表1 数据记录表
次数 |
M/kg |
|v12-v22|/(m/s)2 |
ΔE/J |
F/N |
W/J |
1 |
0.500 |
0.760 |
0.190 |
0.400 |
0.200 |
2 |
0.500 |
1.65 |
0.413 |
0.840 |
0.420 |
3 |
0.500 |
2.40 |
ΔE3 |
1.220 |
W3 |
4 |
1.000 |
2.40 |
1.20 |
2.420 |
1.21 |
5 |
1.000 |
2.84 |
1.42 |
2.860 |
1.43 |
(3)根据表1,请在图实-1-13中的方格纸上作出ΔE-W图线.
图实-1-13
解析:(1)略
(2)由各组数据可见规律ΔE=m|v22-v12|,可得ΔE3=0.600 J
观察F-W数据规律可得数值上W3=F/2=0.610 J
(3)在方格纸上作出ΔE-W图线如图所示
答案:(1)①小车 ②然后释放小车 ③改变钩码数量
(2)0.600 J 0.610 J (3)见解析图
0.49×0.400 J=0.196 J
小车动能的增量ΔEk=mv2=×0.200×1.002 J
=0.100 J
(2)误差很大的可能原因:①小车质量不满足远大于钩码质量,使钩码的重力与小车
受到的绳的拉力差别较大;②没有平衡摩擦力;③先放小车后开电源,使打第一个
点时,小车已有一定的初速度.
答案:(1)0.196 0.100 (2)①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钩码质量;②没有平衡摩擦力;③
操作错误:先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3.(2010·济南模拟)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
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摆好实验装置如图实-1-11所示.
②将质量为200 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
并按住小车.
③在质量为10 g、30 g、50 g的三种钩码中,
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 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
钩P上.④释放小车,打开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1)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
数据:
①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 cm.
②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00 m/s.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
力,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 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________ J.
(2)此次实验探究结果,他没能得到“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且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
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拉力F=mg=0.050×9.8 N=0.49 N,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F×l=
2.如图实-1-10所示,在“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中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
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小车的运动情况在A、B之间可
描述为________运动,在C、D之间可描述为________运动.小车离开橡皮筋后的速
度为________m/s.
图实-1-10
答案: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 匀速直线 0.36
1.关于“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解析:本实验没有必要测出橡皮筋做的功到底是多少焦耳,只要测出以后各次实验
时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时的多少倍就已经足够了,A错;每次实验橡皮筋伸
长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以后各次实验时,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
次实验时的整数倍,B错;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只有使木板倾斜到一定程度,
才能减小误差,C错;实验时,应该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然后再
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D正确.
答案: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