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8253  138261  138267  138271  138277  138279  138283  138289  138291  138297  138303  138307  138309  138313  138319  138321  138327  138331  138333  138337  138339  138343  138345  138347  138348  138349  138351  138352  138353  138355  138357  138361  138363  138367  138369  138373  138379  138381  138387  138391  138393  138397  138403  138409  138411  138417  138421  138423  138429  138433  138439  138447  447348 

3.(2009·上海高考)弹性绳沿x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t

=0时使其开始沿y轴做振幅为8 cm的简谐振动,在t=0.25 s时,绳上形成如图12

-2-7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波速为________cm/s;在t=________s时,位于x2

45 cm处的质点N恰好第一次沿y轴正向通过平衡位置.

图12-2-7

解析:由图象可知,A=8 cm,T=4t=1 s,λ =20 cm,所以波速v== cm/s=

20 cm/s.绳上的每个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都是沿y轴负方向,故波传到N点所用的

时间为:t1== s=2.25 s,所以质点N第一次沿y轴正方向通过平衡位置的时间

tt1+=2.75 s.

  答案:20 2.75

试题详情

2.(2010·茂名模拟)如图12-2-6所示为某一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由此可

知该波沿________方向传播,该时刻abc三点中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加

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从这一时刻开始,第一次最快回到平衡位置的是________

点,若t=0.02 s时,质点c第一次到达波谷处,则此波的波速为________m/s.

图12-2-6

  答案:x轴正 a c c 100

试题详情

1.(2009·广东高考)如图12-2-5所示为声波干涉演示仪

的原理图.两个U形管AB套在一起,A管两侧各

有一小孔.声波从左侧小孔传入管内,被分成两列频

率________的波.当声波分别通过AB传播到右侧小

孔时,若两列波传播的路程相差半个波长,则此处声

波的振幅________;若传播的路程相差一个波长,则

此处声波的振幅________.

解析:由同一波源分成的两列波频率相同,符合两列

机械波干涉的条件.当两列波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减弱;当路程

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振动加强.

答案:相同 减小 增大

试题详情

6.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由单摆做简谐

运动的周期公式得到g=4π2l/T2.只要测出多组单摆的

摆长l和运动周期T,作出T2l图象,就可以求出当

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2l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

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12-3

-8所示.

(1)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取π2=9.87)

解析:(1)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 得T2=4π2

由图象知,当l=0时,T2≠0,说明l偏小,是由于漏测小球半径造成的.

(2)由上式知k=,

g==9.87 m/s2.

   答案:(1)漏测小球半径 (2)9.87

试题详情

5.(2010·重庆模拟)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

验中,为防止摆球在摆动过程中形成“圆锥摆”,实

验中采用了如图12-3-7甲所示的双线摆.测出摆

线长度为L,线与水平横杆夹角为θ,摆球半径为r.

若测出摆动的周期为T,则此地重力加速度为

_______;某同学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

径时,主尺和游标如图乙所示,则摆球的半径r

_______mm.

解析:单摆的摆长为lLsinθ+r,由周期公式

T=2π ,此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由图知摆球的半径

r=×16.0 mm=8.0 mm.

答案: 8.0

试题详情

4.下面是“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摆长l/m
0.5
0.6
0.8
1.1
周期T2/s2
2.0
2.5
3.2
4.5

(1)利用上述数据在图12-3-6所示的坐标中作出lT2图象.

图12-3-6

(2)利用图象,取T2=0.1×4π2=3.95 s2,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值.

解析:(1)图象如图所示.

(2)由图象中读出:当T2=3.95 s2时,l=0.96 m,

则重力加速度

g== m/s2=9.6 m/s2.

答案:(1)图象见解析 (2)9.6 m/s2

试题详情

20.5 mm+18.5×0.01 mm=20.685 mm.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摆长不变时周期不

变,摆长变化时周期才发生变化.

答案:(1)①是 ②是 ③否

(2)20.685(20.683-20.687) 摆长

试题详情

3.(2009·重庆高考)(1)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

当(填“是”或“否”).

①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________;

②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________;

③用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________.

(2)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下表.用螺旋

测微器测量其中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如图12-3-5所示.

该球的直径为________mm.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

期随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数据组编号
摆长/mm
摆球质量/g
周期/s
1
999.3
32.2
2.0
2
999.3
16.5
2.0
3
799.2
32.2
1.8
4
799.2
16.5
1.8
5
501.1
32.2
1.4
6
501.1
16.5
1.4

解析:(1)①单摆在最大摆角不超过10°时可看做是简谐运动.②摆球经过最低点时速

度最大,滞留的时间最短,计时误差最小.③为减小测量周期时的误差,应测单摆

完成30-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来求出周期.

螺旋测微器上的固定刻度读数为20.5 mm,可动部分的读数约为18.5,则测量结果为

试题详情

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下面所给器材中,选用哪些器材较好,请把所选用器材前的字母依次填写在题后

的横线上.

A.长1 m左右的细线 B.长30 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2 cm的铅球  D.直径2 cm的铝球

E.秒表  F.时钟

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选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

(2)实验时对摆线偏离竖直线的偏角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的原理:振动的单摆,当摆角<10°时,其振动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

正比,与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而与偏角的大小(振幅)、摆球的质量无关,周

期公式为T=2π ,变换这个公式可得g=4π2.因此,本实验中测出单摆的摆长

l和振动周期T,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本实验的目的是测量重力加

速度g的值,而非验证单摆的振动规律.因此实验中应选用较长的摆长l,这样既能

减小摆长的测量误差,又易于保证偏角θ不大于10°,而且由于振动缓慢,方便计数

和计时,故选A.本实验所用的实际摆要符合理论要求,摆长要有1 m左右,应选用

不易伸长的细线,摆球直径要小于2 cm,应选用较重的小球,故选C.

由于重力加速度g与周期的平方成反比,周期T的测量误差对g的影响是较大的,

所用计时工具应选精确度高一些的,故选E.

由于摆长l应是悬点到铅球的边缘的距离l加上铅球的半径r.铅球半径用游标卡尺测

量出(也可由教师测出后提供数据),因此l应读数准确到毫米位.实验中应用米尺或

钢卷尺来测量,故选H.

答案:(1)A、C、E、H (2)小于10°

试题详情

1.某同学测得g值比当地标准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 )

A.测量摆长时忘记加上小球半径

B.振幅过小

C.将摆长当成了摆线长和球直径之和

D.摆动次数多记了一次

E.小球不是在竖直平面内摆动

F.摆球质量过大,空气阻力影响所致

解析:因为T=2π ,所以g=,由g的表达式可知g偏大的原因可能是l

偏大或T偏小,可知C、D正确,A错;小球做圆锥摆的周期T=2π <T

故E正确;因为单摆周期和振幅与摆球质量无关,故B、F错.

答案:CDE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