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8268  138276  138282  138286  138292  138294  138298  138304  138306  138312  138318  138322  138324  138328  138334  138336  138342  138346  138348  138352  138354  138358  138360  138362  138363  138364  138366  138367  138368  138370  138372  138376  138378  138382  138384  138388  138394  138396  138402  138406  138408  138412  138418  138424  138426  138432  138436  138438  138444  138448  138454  138462  447348 

15.C 

试题详情

15.图3中B为电源,R1.R2为电阻.K为电键。现用多用电表测量流过电阻R2的电流。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直流电流挡(内阻很小)以后,正确的接法是(05辽宁)(   )

     A.保持K闭合,将红表笔接在a处,黑表笔接在b处

     B.保持K闭合,将红表笔接在b处,黑表笔接在a处

     C.将K断开,红表笔接在a处,黑表笔接在b处

     D.将K断开,红表笔接在b处,黑表笔接在a处

试题详情

14.(3)图3对应的表格

接线错误
引起的后果
改正的方法
 ce
电源可能短路,损坏电源
撤销ce连线
fi , hj
电流表指针反偏,损坏电流表
fi→fh , hi→ij

   图4对应的表格

接线错误
引起的后果
改正的方法
缺db(或dg或dk)连线
电压表的示数无法调到OV
增添db(或dg或dk)连线
hj
电流表短路,指针无示数
撤销hi连线

试题详情

14.(18分)

  (1)图1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

     

(1)2.720mm  

(2)原始的电话机将听筒和话筒串联成一个电路,当自己对着话筒讲话时,会从话筒中听到自己的声音,导致听觉疲劳而影响通话。现代的电话将听筒电路与话筒电路分开,改进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线圈Ⅰ与线圈Ⅱ匝数相等,R0=1.2kΩ,R=3.6kΩ,Rx为可变电阻。当Rx调到某一值时,

从听筒中就听不到话筒传出的声音了,这时Rx=    kΩ。

(2)1.8  

2005年14.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3V稳压电源E.滑线变阻器R.电压表V.电流表A.待测电阻Rx,以及开关S.导线等。要求:①电流表内接;②调节滑线变阻器可使电压表的示数在0V~3V间变化。

    在实验中,有的同学连成图3.图4所示的电路,其中a, b, c,…,k是表示接线柱的字母。请将图3.图4中接线错误(用导线两端接线柱的字母表示).引起的后果.改正的方法(改接.撤消或增添),分别填在图下面相应的表格中。

接线错误
引起的后果
改正的方法
 
 
 
 
 
 
 

        

接线错误
引起的后果
改正的方法
 
 
 
 
 
 
 

试题详情

7.(18分)(1)不存在电源

(2)1200,500

(3)如下图所示

(4)c.a

2005年天津理综卷第22题(16分)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图1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05天津)

⑴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_________.A。

⑵本实验的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

  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3中手轮上的示数____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为__________mm。

 

⑷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式λ=_______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_________nm。

05天津22题答案.⑴E D B ⑵单缝和双缝间距5cm~10cm,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⑶13.870  2.310  ⑷ ,6.6×102

2005上海物理卷第19题.(6分)一根长为1m的均匀电阻丝需与一“10V,5W”的灯同时工作,电源电压恒为100V,电阻丝阻值R=100Ω(其阻值不随温度变化).现利用分压电路从电阻丝上获取电能,使灯正常工作.(1)在右面方框中完成所需电路;(2)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选填:“0-0.6A”或“0-3A”);(3)灯正常工作时,与其并联的电阻丝长度为____m(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二位).(05上海)

2005上海19.答案: (1)如答图1 (2)0-3A  (3)0.17(或)

2005上海物理卷第20题(7分)两实验小组使用相同规格的元件,按右图电路进行测量.他们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分别置于a.b.c.d.e五个间距相同的位置(a.e为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把相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对比两组数据,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趋势不同.经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实验组使用的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

(1)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的是第___实验组;断路发生在滑动变阻器__段.

表一(第一实验组)
P的位置
a
b
c
d
e
 
A的示数(A)
0.84
0.48
0.42
0.48
0.84
 
表二(第二实验组)
P的位置
a
b
c
d
X
e
A的示数(A)
0.84
0.42
0.28
0.21
 
0.84

(2)表二中,对应滑片P在X(d.e之间的某一点) 处的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为:(05上海)

(A)0.16A                   (B)0.26A

(C)0.36A                   (D)0.46A

05上海20.答案: 

(1)二;d-e 

(2)D

2005上海物理卷第21题(7分)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05上海)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l.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

(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运动.

 (4)比较图(b)中的图线l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s)
下落距离(m)
0.0
0.000
0.4
0.036
0.8
0.469
1.2
0.957
1.6
1.447
2.O
X

05上海21.答案:(7分)

(1)作出假设.搜集证据

(2)匀速运动,1.937

(3)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匀速运动

(4)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线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或图线1反映纸杯做匀速运动,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2005广东物理卷第11题(9分)⑴如图6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遮光筒.⑥光屏。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的方法。

05广东11答案.(9分)

⑴②滤光片 ③单缝 ④双缝 减小双缝间距离,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⑵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⑵0.86,,0.64

2005广东物理卷第12题(11分)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约4~5Ω。热敏电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保温杯中,杯内有一定量的冷水,其它备用的仪表和器具有:盛有热水的热水杯(图中未画出).电源(3V.内阻可忽略).直流电流表(内阻约1Ω).直流电压表(内阻约5kΩ).滑动变阻器(0~20Ω).开关.导线若干。(05广东)

⑴在图8(a)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

⑵根据电路图,在图8(b)的实物图上连线。

⑶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

05广东12.答案:(11分)

(1)如答图1

(2)如答图2所示。

 (3) ①往保温杯中加入一些热水,待温度稳定时读出温度计值;

调节滑动变阻器,快速测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值;

③重复①-②,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数据;

④绘出各测量温度下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试题详情

5.8.116(5 分,在8.116± 0 . 002 范围内都给5 分)

① 连线如图所示。

②R1.R2,它们是电阻箱的两次读数;U1.U2,它们是相应的电

压表的两次读数。

2005年辽宁第32题.图3中B为电源,R1、R2为电阻.K为电键。现用多用电表测量流过电阻R2的电流。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直流电流挡(内阻很小)以后,正确的接法是(   )

     A.保持K闭合,将红表笔接在a处,黑表笔接在b处

     B.保持K闭合,将红表笔接在b处,黑表笔接在a处

     C.将K断开,红表笔接在a处,黑表笔接在b处

     D.将K断开,红表笔接在b处,黑表笔接在a处

答案:C

2005北京理综卷第21题 现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开关如下图连接,在开关闭合.线圈A放在线圈B中的情况下,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加速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以判断 

A.线圈A向上移动或滑动变阻器滑动端P向右加速滑动,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B.线圈A中铁芯和上拔出或断开开关,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C.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匀速向左或匀速向右滑动,都能使电流计指针静止在中央

D.因为线圈A.线圈B的绕线方向未知,故无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

05北京21.答案:B

2005北京理综卷第22题(18分)“黑盒子”表面有a.b.c三个接线柱,盒内总共有两个电子元件,每两个接线柱之间只可能连接一个元件。为了探明盒内元件的种类及连接方式,某位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如下探测:(05北京)

第一步:用电压挡,对任意两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不发生偏转

第二步:用电阻×1000挡,对任意两个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偏转情况如图1所示。

(1)第一步测量结果表明盒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示出了图1(1)和图1(2)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其对应的阻值是_______Ω,图3示出了图1(3)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其对应的阻值是__________Ω。

  

(3)请在图4的接线柱间,用电路图符号画出盒内的元件及连接情况。

(4)一个小灯泡与3V电池组的连接情况如图5所示。如果把图5中e.f两端用导线直接相连,小灯泡仍可正常发光。欲将e.f两端分别与黑盒子上的两个接线柱相连,使小灯泡仍可发光。那么,e端应连接到__________接线柱,f端应连接到_______接线柱。

试题详情

14.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    .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   粒子,B为   气.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核反应方程

   +   → 17 O+  .

答案:质子,粒子,氮气,

点评:发现质子的实验,是第一次完成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在物理学史上有重要位置。上海的试题,虽然不是太难,但思路比较开阔,比较新颖,因为这个实验不在物理实验范围内,而在物理课文中,但却作为实验题。

试题详情

22.(1)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E.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解:根据公式,A。L变大,变宽;B。变大,变宽;C。间距不变;D。d变大,间距变小没;E。入射光变为白光,干涉条纹变为彩色的。所以本题选BD。

点评:把公式与物理量对应起来,联系实际。

原子物理学实验--卢瑟福发现质子实验(2006年上海物理卷第14题)

试题详情

2.双缝干涉实验--2006年全国理综一卷第22(1)题

试题详情

1.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实验(2题)

(1)2006年江苏物理卷第11(2)题

11(2)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

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 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 。

答案:偏小;不变;可能偏大,可能偏小,也可能不变。

解:作图,画的过程是:

r
 
       

 

折射率,①图中,由于玻璃砖的下边缘画得远了,折射角便大了,所以折射率小了;②图下边缘虽然斜,但是实际的玻璃,所以不变;③图如果出射点在玻璃砖与画线的交点上,则不变,如果在左,则变小,在右则变大。

点评:此题不是考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公式应用,而是考误差分析,必须仔细画图并认真思考才能得出结果,而且第3问猛一看还不知填什么。

目前流行一种说法(有一本书名)叫“细节决定成败”。物理实验题经常考细节。本题便是其中之一。

(2)2006年全国理综二卷第22(2)题

 22(2)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的(光线不能通过此表面).现要测定此玻璃的折射率.给定的器材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

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上画出直线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表示另一表面,如图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位置如图).用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

ⅰ.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

                          。

试在题图中标出的位置.

ⅱ.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 与折射角.简要写出作图步骤.

                                            ⅲ.写出用表示的折射率公式      .

解答:(2)ⅰ.在一侧观察 (经折射,反射,再经折射后)的像,在适当的位置插上,使得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即让挡住的像;再插上,让它挡住(或)的像和.的位置如图.

ⅱ.①过作直线与交于

②过作直线与交于

      ③利用刻度尺找到的中点

    ④过点作的垂线,过点作的垂线与相交与,如图所示,连接

    ⑤,.

ⅲ.

点评:本题巧妙之处在于将aa’面镀银,不透光,这样就不仅考折射,也考了反射。与常规不同。这就是新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