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8290  138298  138304  138308  138314  138316  138320  138326  138328  138334  138340  138344  138346  138350  138356  138358  138364  138368  138370  138374  138376  138380  138382  138384  138385  138386  138388  138389  138390  138392  138394  138398  138400  138404  138406  138410  138416  138418  138424  138428  138430  138434  138440  138446  138448  138454  138458  138460  138466  138470  138476  138484  447348 

11.如图甲所示,真空中相距d=5 cm的两块平行金属板AB与电源连接(图中未画出),其中B板接地(电势为零),A板电势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将一个质量m=2.0×1027 kg、电量q=+1.6×1019 C的带电粒子从紧临B板处释放,不计重力.求

(1)在t=0时刻释放该带电粒子,释放瞬间粒子加速度的大小.

(2)若A板电势变化周期T=1.0×105 s,在t=0时将带电粒子从紧临B板处无初速度释放,粒子到达A板时动量的大小.

(3)A板电势变化频率多大时,在t=到t=时间内从紧临B板处无初速度释放该带电粒子,粒子不能到达A板.

[2006年高考·北京理综卷]

解析:(1)电场强度 E

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FqE=,Fma

a==4.0×109 m/s2.

(2)粒子在0-时间内走过的距离为

a()2=5.0×102 m

故带电粒子在t=时恰好到达A

根据动量定理,此时粒子动量

pFt=4.0×1023 kg·m/s.

(3)带电粒子在t=至t=向A板做匀加速运动,在t=至t=向A板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将返回.粒子向A 板运动可能的最大位移

s=2×a()2aT2

要求粒子不能到达A板,有sd

f=,电势变化频率应满足

f>=5×104 Hz.

答案:(1)4.0×109 m/s2 (2)4.0×1023 kg·m/s

(3)f>5×104 Hz

试题详情

10.如图所示,一带正电小球的质量m=1×102 kg,电荷量q=1×106 C,置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点.当空间存在着斜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该小球从静止开始始终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运动到B点时,测得其速度vB=1.5 m/s,此时小球的位移s=0.15 m.求此匀强电场场强E的取值范围.(取g=10 m/s2)

某同学求解如下:设电场方向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θ,由动能定理qEs·cos θmv-0,得E== V/m.由题意可知θ>0,所以当E>7.5×104 V/m时小球将始终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经检查,计算无误.该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有不完善之处?若有请予以补充.[2005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解析:为使小球始终沿水平面运动,电场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必须小于等于重力.即qEsin θmg

所以tan θ≤===

E≤= V/m=1.25×105 V/m

即7.5×104 V/m<E≤1.25×105 V/m.

该同学所得结论有不完善之处.

答案:有不完善之处,7.5×104 V/m<E≤1.25×105 V/m

试题详情

9.图甲中给出器材为:

电源E(电动势为12 V,内阻不计),木板N(板上从下往上依次叠放白纸、复写纸、导电纸各一张),两个金属条AB(平行放置在导电纸上,与导电纸接触良好,用作电极),滑动变阻器R(其总阻值小于两平行电极间导电纸的电阻),直流电压表(量程为6 V,内阻很大,其负接线柱与B极相连,正接线柱与探针P相连),开关K.

现要用图中仪器描绘两平行金属条AB间电场中的等势线.AB间的电压要求取为6 V.

(Ⅰ)在图中连线,画成实验电路原理图.

(Ⅱ)下面是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将所缺的内容填写在横线上方.

a.接好实验电路.

b.        .

c.合上S,并将探针PA相接触.

d.        .

e.用探针压印的方法把AB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画一线段连接AB两极,在连线上选取间距大致相等的5个点作为基准点,用探针把它们的位置印在白纸上.

f.将探针与某一基准点相接触,  ,这一点是此基准点的等势点.用探针把这一点的位置也压印在白纸上.用相同的方法找出此基准点的其它等势点.

g.重复步骤f,找出其他4个基准点的等势点.取出白纸画出各条等势线.[2004年高考·全国理综卷]

 分析:首先思考三个问题:(1)AB间的电压要求取6 V,而电源电动势为12 V且滑动变阻器总阻值小于平行板间导电纸的电阻,应如何将变阻器连入电路?(2)使AB间获得6 V电压,应如何调节变阻器?怎样才能知道AB间的电压为6 V?(3)用电压表寻找等势点的原理是什么?

解析:(Ⅰ)据题意,必须运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才能使两平行板间获得6 V电压.

(Ⅱ)根据规范操作要求,合上K之前,滑动头应在D端附近;合上K后应向上移动滑动头,将探针P接电极A;直到指示示数为6 V,停止移动滑动头.电压表探针移动时,读数相同的点即为等势点.

答案:(Ⅰ)连接线路图如图乙所示.

(Ⅱ)把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靠近D端处.

调节R,使电压表读数为6 V,记下电压表读数,在导电纸上移动探针,找出电压表读数相同的另一点.

试题详情

8.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处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正方形一边平行.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由某一边的中点,以垂直于该边的水平初速度v0进入该正方形区域.当小球再次运动到该正方形区域的边缘时,具有的动能可能为( )

A.0   B.mv+qEl

C.mv  D.mv+qEl

解析:

如图所示,设小球带正电.

(1)当它从bc边中点垂直该边以水平初速度v0进入电场时,由动能定理得:

qElEkmv

EkqEl+mv.

(2)当它从ab边中点垂直该边进入,则可能沿ad边射出,也可能沿cd边射出.

①若从ad边射出,则=Ekmv,即

Ek=+mv

②若从cd边射出,射出点与射入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为x,0<x≤,则qExEkmv,得:

Ek≤+mv.

(3)若它从ad边中点垂直该边进入电场,则先做匀减速运动.

①若qElmv,则到达bc边时速度为零.故选项A、B正确;

②若qElmv,则未出电场区,之后做反向匀加速运动,返回ad边时,动能仍为mv,故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ABC

试题详情

7.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即所谓“夸克”组成的.两个强作用荷相反(类似于正负电荷)的夸克在距离很近时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称为“渐近自由”);在距离较远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很强的引力(导致所谓的“夸克禁闭”).作为一个简单的模型,设这样的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为:F=式中F0为大于零的常量,负号表示引力,用U表示夸克间的势能,令U0F0(r2r1),取无穷远为势能零点.下列Ur图象中正确的是[2008年高考·海南物理卷]( )

解析:题中取无穷远处电势能为零;当rr2F=0,故∞→r2时电势能为零,当r1rr2时有引力作用,故r2r1时引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直至-U0;当0<rr1F=0,故无力做功,电势能不变.

答案:B

试题详情

6.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设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AEB,电势分别为UAUB,则[2006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

A.EAEB  B.EAEB

C.UAUB  D.UAUB

解析:因负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电子带负电,受电场力方向由A指向B,所以电场强度方向由B指向A,则UAUB;由电子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知电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FEqma,所以电场为匀强电场,故EAEB;故选项A、D正确,B、C错误.

答案:AD

试题详情

5.带电粒子M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点运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了2.6×108 J的功.那么[2006年高考·四川理综卷]( )

A.MP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Q点的电势能

B.P点的场强一定小于Q点的场强

C.P点的电势一定高于Q点的电势

D.MP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它在Q点的动能

解析:带电粒子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少,则MP点的电势能小于在Q点的电势能,选项A、D正确.场强和电势无法确定.选项B、C错误.

答案:AD

试题详情

4.图中ab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MNab连线的中垂线,P是中垂线上的一点.下列哪种情况能使P点场强方向指向MN的左侧[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Ⅱ]( )

A.Q1Q2都是正电荷,且Q1Q2

B.Q1是正电荷,Q2是负电荷,且Q1>|Q2|

C.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且|Q1|<Q2

D.Q1Q2都是负电荷,且|Q1|>|Q2|

解析:利用公式Ek 和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

答案:ACD

试题详情

3.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夸克)组成的,它们的带电荷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π+
π
u
d


带电荷量
+e
-e
+e
-e
-e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 )

A.π+由u和组成  B.π+由d和组成

C.π由u和组成  D.π由d和组成

解析:由电荷量之和即可得出结果.

答案:AD

试题详情

2.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池相连,在电容器的两板间有一带正电的质点处于静止平衡状态.现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Ⅲ]( )

A.电容变大,质点向上运动

B.电容变大,质点向下运动

C.电容变小,质点保持静止

D.电容变小,质点向下运动

解析:一带正电的质点处于静止状态,则Eqmg,又极板始终与电池相连,则两极板间电压不变.由E=可知d变大,E变小.又C=,d变大,则C变小.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