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ab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甲所示.ab上电荷产生的电场在P1处的场强大小为E1,在P2处的场强大小为E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
B.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
C.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
D.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
解析:
本题不能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只能定性分析.如图乙所示,在细杆的中点处作一虚线,虚线左边的电荷在P1点产生的场强为零.虚线右边的电荷量只有总电荷量的一半,P1点离虚线的距离和P2点离杆右端的距离均为,故E1<E2.
答案:D
1.电场强度E的定义式为E=,库仑定律的表达式为F=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也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E=中的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的电荷量
C.E=中的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荷量
D.F=k中,k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1处的场强大小;而k是点电荷q1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2处的场强大小
解析:定义式适用于所有情况,式中的q是试探电荷.
答案:ABD
6.按照有关规定,工作场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0.50 W/m2.若某小型无线通讯装置的电磁辐射功率是1 W,那么在距离该通讯装置 m以外是符合规定的安全区域.(已知球面面积S=4πR2)
[2002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解析:设离该通讯装置R以外是安全区域,则:
=0.5 W/m2,所以R=0.40 m.
答案:0.40
5.1940年夏天,希特勒拟定了代号为“海狮”的作战计划,企图在英国登陆,然而飞机每次袭击,总是在没有到达目标处就被对方发现,不但没袭击到目标,反而损失了90架飞机.后来德国人才明白,当时对方使用了一种新型的雷达装备.下列有关雷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雷达与声呐一样是利用机械波的反射现象来测定物体的位置
B.雷达与声呐不同,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现象来测定物体的位置
C.雷达所用的无线电波的波长比短波的波长更短
D.雷达只有连续发射无线电波,才能发现目标
解析:声呐是利用发射和接收反射的超声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而雷达是利用电磁波中的微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
雷达只有发射不连续的电磁脉冲才能测定目标的位置.
答案:BC
4.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某型号防空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 s.现在雷达正在跟踪一个向雷达方向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甲所示,30 s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10-4 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 )
A.1200 m/s B.900 m/s
C.500 m/s D.300 m/s
解析:图甲表示雷达与目标的距离为:
s1=·c·4T=6×104 m
图乙表示雷达与目标的距离为:
s2=·c·3T=4.5×104 m
故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约为v==500 m/s. 甲 乙
答案:C
3.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开始以高速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高温区内的气体和返回舱表面材料的分子被分解和电离,这时返回舱与外界的联系被中断,这种现象称为“黑障”.产生“黑障”的原因是( )
A.飞船受到的万有引力消失
B.飞船为了宇航员的安全而暂时关闭通信系统
C.在飞船周围高温气体被电离成等离子体,从而对飞船的通信天线起屏蔽作用
D.飞船表面温度太高,如同火球,使得航天员看不见外面,外面也看不见飞船里面
解析:宇宙飞船通过无线电波与外界保持联系,电磁波不能穿过较厚的导体层而被屏蔽,选项C正确.
答案:C
2.关于电磁波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纵波,而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B.机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械波能产生多普勒效应,而电磁波不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D.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答案:BD
1.按照麦克斯韦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恒定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
B.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
C.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答案:D
13.(14分)如图甲所示,透明介质球的球心位于O点,半径为R,光线DC平行于直径AOB射到介质球的C点,DC与AB的距离H=R.若DC光线进入介质球后经一次反射再次回到介质球的界面时,从球内折射出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作出光路图,并算出介质球的折射率.
解析:
光路如图乙所示,光线经反射后到达介质与空气的界面时,入射角i′=r,由折射定律可得折射角r′=i,折射光线PQ与入射光线DC平行,则:
∠POA=∠COA=i
sin i==
解得:i=60°
由图可知,折射角r==30°
所以sin r=
折射率n==.
答案:如图乙所示
12.(13分)如图甲所示,直角玻璃棱镜中∠A=70°,入射光线垂直于AC面,求光线从棱镜第一次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角,并作光路图.(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
解析:作出光路图如图乙所示,光第一次射到AB面上时,入射角∠1=70°,发生全反射;再射到BC面上时,入射角∠2=50°,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再射到AB面上时,入射角∠3=30°,发生折射.根据=,可知折射角∠4=45°.
答案: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为45° 光路图如图乙所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