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8486  138494  138500  138504  138510  138512  138516  138522  138524  138530  138536  138540  138542  138546  138552  138554  138560  138564  138566  138570  138572  138576  138578  138580  138581  138582  138584  138585  138586  138588  138590  138594  138596  138600  138602  138606  138612  138614  138620  138624  138626  138630  138636  138642  138644  138650  138654  138656  138662  138666  138672  138680  447348 

3.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着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则物体抛出时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为( )

A.sin2θ                       B.cos2θ

C.tan2θ                       D.cot2θ

[答案] D

试题详情

2.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的动能减少了Fh

B.他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C.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

[答案] D

试题详情

1.两辆汽车的质量分别为m1m2,且m1>m2,它们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它们以相同的速度行驶,某时刻两车发动机同时关闭,从这一时刻开始,m1t1时间通过距离s1而停止;m2t2时间通过距离s2而停止,则( )

A.s1s2 t1t2        B.s1s2 t1>t2

C.s1<s2 t1t2                    D.s1<s2 t1>t2

[答案] A

试题详情

7.(2010年南通市高三测试)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s1=3.20 cm,s2=4.74 cm,s3=6.40 cm,s4=8.02 cm,s5=9.64 cm,s6=11.28 cm,s7=12.84 cm.

(1)请通过计算,在下表空格内填入合适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计数点
1
2
3
4
5
6
各计数点的速度/(m·s1)
0.50
0.70
0.90
1.10
 
1.51

(2)根据表中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以0计数点作为计时起点);由图象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解析] 5点的速度利用平均速度替代,即v=,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时间T=0.08 s,不是大家熟悉的0.1 s,准确作出速度图象找到斜率即为加速度.

[答案] (1)1.31 (2)图象略 2.5(2.4-2.6之间同样给分)

试题详情

6.(2009年高考天津理综)如右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

(1)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2)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t图象外,还可作________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________,横轴表示的是________.

[解析] (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处理纸带需用刻度尺,故选项D正确.

(2)由动能定理可得mghmv2,即=gh.故可作-h图象,纵轴表示速度平方的一半,横轴表示重物下落的高度.

[答案] (1)D (2)-h

速度平方的二分之一 重物下落的高度 (关于图象的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试题详情

5.某同学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6条纸带,如下图所示为其中一条,在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 s.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s1是1、3两点的距离,s3是4、6两点的距离,s2是2、5两点的距离.

(1)测s1s2s3后,点2速度的表达式v2=________.

(2)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s1=4.00 cm,s2=19.30 cm,s3=8.72 cm,根据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测量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真实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平均速度2=即为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

(2)点2的速度为v2= .点5的速度为v5= .

vv=2as2.代入数据得a=9.72 m/s2.

(3)由于阻力作用,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答案] (1)s1/2T (2)9.72 (3)阻力作用

试题详情

4.一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如下图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4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 s,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_______m/s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________m/s,能求出4的具体位置吗?________.求解方法是:________(不要求计算,但要说明过程).

[解析] 从图中读出5、6之间的距离为37.5 cm-24.0 cm=13.5 cm,3、2之间的距离为6.0 cm-1.5 cm=4.5 cm,利用逐差法有x56x32=3aT2,求出a=3.0×102 m/s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v4==×102 m/s=9×102 m/s;欲求4的具体位置,可以采用逐差法利用(x6x4)-(x4x2)=4aT 2求解.

[答案] 3.0×102(2.8×102-3.1×102均可) 9×102 能 利用(x6x4)-(x4x2)=4aT2可以求出x4的具体位置(其他方法合理均可)

试题详情

3.“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s6s1)等于(s2s1)的6倍

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解析] 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所以vB=,所以C正确,s6s1=5(s2s1),所以B错误,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D错误,按照实验要求应该先开通电源再放开纸带,所以A错误.

[答案] C

试题详情

2.如右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两条纸带,由纸带可知( )

A.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

C.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D.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解析] 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两纸带所用时间相同,但甲纸带位移小于乙纸带位移,故,选项A错,B对;相邻计数点间所用时间相等,但乙的速度变化得更快,故aa,选项C错,D对.

[答案] BD

试题详情

1.某同学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他要根据这列点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及纸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他首先查清共有多少个点

B.他首先从第一个能看清的点数起,查清共有多少个点

C.他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然后相加,把相加的结果作为所有能看清的点间的总长度,用来计算平均速度

D.他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用来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判断是否为匀速运动

[答案] B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