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8528  138536  138542  138546  138552  138554  138558  138564  138566  138572  138578  138582  138584  138588  138594  138596  138602  138606  138608  138612  138614  138618  138620  138622  138623  138624  138626  138627  138628  138630  138632  138636  138638  138642  138644  138648  138654  138656  138662  138666  138668  138672  138678  138684  138686  138692  138696  138698  138704  138708  138714  138722  447348 

5.一根质量为m,长度为L的铁链条,被竖直地悬挂起来,其最低端刚好与水平面接触,今将链条轻轻释放,让它落到地面上,如图所示,求链条下落了长度x时,链条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试题详情

4.如图所示,在离水平地面h高的平台上有一相距L的光滑轨道,左端接有已充电的电容器,电容为C,充电后两端电压为U1,轨道平面处于垂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在轨道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当闭合S,棒离开轨道后电容器的两极电压变为U2,求棒落在离平台水平方向多远的位置。

试题详情

3.两支光滑的直角弯管abca'b'c'按图所示位置放置,现将两个质量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沿两管由静止滑下,设在直角转弯处无能量损失,两球到达出口cc'处的时间分别为tt',则             (    )            

A.t>t'   B.t=t'   C.t<t'   D.条件不够,不好判断

试题详情

2.质量为M的平板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0向左匀速运动,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h处自由下落,与小车碰撞后反弹上升的高度仍为h,设Mm,碰撞弹力Nmg,球与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小球弹起后的水平速度可能是        (    )

A.   B.0   C.   D.v0

试题详情

1.如图所示,真空中AB两点固定着两等量正点电荷QMNAB连线的中垂面,OAB连线的中点。现将一点电荷q从中垂面上一点P沿中垂面向O点移动的过程中,点电荷qAB两点电荷共同作用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

A.一定是逐渐增大

B.一定是逐渐减小

C.可能是逐渐减小

D.可能是先变大后变小

试题详情

2.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导轨上放一质量为m的金属杆,导轨间距为L,导轨的一端连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其他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现给金属杆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然后任其运动,导轨足够长,试求金属杆在导轨上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十四:数学方法的应用专题(二)

专题训练:

试题详情

1.如图所示,ABC为光滑轨道,AB部分呈水平状态,BC部分为半径为R的半圆环,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平面内。AB上静止一个质量M=0.99千克的木块,一颗质量为0.01千克的子弹以400米/秒的水平速度打入木块且不穿出,然后沿轨道运动到半圆最高点,要使木块平抛的水平位移最大,半圆环BC的半径应多大?最大水平位移多大?(g取10m/s2)

试题详情

18.10个相同的扁长木块一个紧挨一个地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  所示,每个木块的质量为m=0.40始,长度l=0.45 m,它们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均为=0.10.原来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左方第一个木块的左端上方放一个质量为M=0.10 kg的小铅块,它与木块间的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均为=0.20.现突然给铅块一向右的初速度一4.3 m/s,使其在大木块上滑行.试确定铅块最后的位置在何处(落在地上还是停在哪块木块上).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设铅块的长度与木块相比可以忽略.

专题预测:

试题详情

1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垂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宽度为L的区域内,现有一个边长为a(a<L),质量为m的正方形闭合线框以初速v0垂直磁场边界滑过磁场后,速度变为v(v<V0),求:

(1)线框在这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2)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后的速度v'

试题详情

16.在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初速度v1竖直上抛一物体,经过时间t1到达高点,又经过时间t2,物体由最高点落回到抛出点,这时物体的速度为v2,则:

A.v2>v1  t2>t1          B.v2<v1  t2<t1

C.v2>v1  t2<t1           D.v2<v1  t2>t1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