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8591  138599  138605  138609  138615  138617  138621  138627  138629  138635  138641  138645  138647  138651  138657  138659  138665  138669  138671  138675  138677  138681  138683  138685  138686  138687  138689  138690  138691  138693  138695  138699  138701  138705  138707  138711  138717  138719  138725  138729  138731  138735  138741  138747  138749  138755  138759  138761  138767  138771  138777  138785  447348 

7.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0N/m 弹簧自身有重力

[解析] Fx图线的函数关系为FF0+kx,图线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当x=0时,FF0,可见,F0表示弹簧自身的重力,k==200N/m.

试题详情

6.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尊重事实的.

[答案] 甲

[解析] 由题设可知,FF1F2合力,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所得,而F′是F1F2的等效力,即用一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的拉力,显然F′的方向与细绳应在同一直线上,故甲同学是尊重事实的.

试题详情

5.(2009·厦门模拟)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20N/m

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答案] BCD

[解析] 由图知,Fx是一个过原点的直线,k=N/m=200N/m,可知A错,BCD正确.

试题详情

4.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P点,另一端被AB两只弹簧测力计拉伸至O点,F1F2分别表示AB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使弹簧测力计B从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点和弹簧测力计A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的变化是                       ( )

A.F1减小,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

C.F1减小,F2先增大后减小

D.F1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D

[解析] 由于结点O的位置不变,所以F1F2的合力大小和方向不变,画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A的拉伸方向不变,则F1的方向不变,弹簧测力计B顺时针转动过程中,F2的大小和方向均不断改变,图中画出弹簧测力计B转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F1′和F2′、F1″和F2″等等,观察表示力大小的有向线段的长短变化,可以看出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F1一直逐渐减小,而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F2先减小后增大,当弹簧测力计B转动至与弹簧测力计A垂直时F2最小.

试题详情

3.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的哪一个                                          ( )

[答案] C

[解析] 原长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设误差为Δl,弹簧的实际伸长量x′=x-Δl,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即Fk(x-Δl),所以最后的图线是C.

试题详情

2.下面列出的措施中,哪些是有利于改进本实验结果的                 ( )

A.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到O点时拉力要适当大一些

B.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一些

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平行贴近木板面

D.拉橡皮条的绳要细,而且要稍长一些

[答案] ACD

[解析] 拉力“适当”大一些能减小误差;而夹角“尽量”大一些,则使作图误差变大;橡皮条等“贴近”木板,目的是使拉线水平;绳子要细且稍长便于确定力的方向.

试题详情

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如何保证刻度尺竖直       ( )

A.使用三角板      B.使用重垂线

C.目测                   D.不用检查

[答案] B

[解析] 使用重垂线可保证刻度尺竖直,故B正确.A、C不准确,不合题意,D是错误的.

试题详情

13.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多少;

(2)若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尺寸应满足什么条件;

(3)从该时刻起,再经过Δt=0.4s,P质点通过的路程和波传播的距离分别为多少;

(4)若t=0时振动刚传到A点,从该时刻起再经多长时间甲图中坐标为45m的质点(未画出)第二次位于波峰.

[答案] (1)1.25Hz (2)小于或等于20m (3)4cm 10m (4)1.8s

[解析] (1)由振动图象可以看出,此波的周期为0.8s,所以频率为1.25Hz.因为发生稳定干涉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等,所以另一列波的频率为1.25Hz.

(2)由波动图象可以看出,此波的波长为20m,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或等于20m时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Δt=0.4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2×2cm=4cm,

在内波传播的距离为=10m.

(4)由At=0时刻向上振动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25m/s.x=45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的时间t1=s=1s

此质点第二次位于波峰的时间tt1+T=1.8s

试题详情

12.(2009·烟台模拟)如图所示,在坐标原点O处有一质点S,它沿y轴做频率为10Hz、振幅为2cm的简谐运动,形成的波沿x轴传播,波速为4m/s,当t=0时,S从原点开始沿y轴负方向运动.

(1)画出当S完成第一次全振动时的波形图;

(2)经过多长时间x=1m处的质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答案] (1)见解析 (2)0.325s

[解析] (1)波长λ==0.4m,S完成一次全振动波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一个波长,且此时S回到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振动,由特殊点可画出此时的波形图.

由波速和频率可求得波长,图象如图所示.

(2)设S点的振动经t1传播到x=1m处t1==0.25s

振动传到该质点后又经过周期该质点才振动到波峰

t2T==0.075s

所以x=1m处的质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为

tt1+t2=0.325s

试题详情

11.(2009·北京模拟)质量为m的均匀方形木块在平静的水面上处于平衡状态,用力F向下压木块使之向下移动距离d,然后松开后,不计水的粘滞作用,木块做简谐运动.

(1)当木块正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某同学开始观察木块的振动过程,该同学发现经过0.5s后木块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已知d=2cm,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请将该同学观察到的木块振动过程用振动图象描述出来(在图(甲)中画出),另一位同学在该同学观察3.5s后开始计时,请在图(乙)中画出后一位同学观察的振动图象.

(2)如果由于该木块的振动,在水面形成机械波,3.5s内传播了3.5m,则该波的波长是多少?

(3)画出该同学在3.5s时观察到的某一方向的波形图.(至少画一个波长)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图象如图.

(2)因为水波3.5s内传播了3.5m,所以波速为v==1m/s,又由图象得T=1s,根据v=,所以λ=1m.

(3)如图所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