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8727  138735  138741  138745  138751  138753  138757  138763  138765  138771  138777  138781  138783  138787  138793  138795  138801  138805  138807  138811  138813  138817  138819  138821  138822  138823  138825  138826  138827  138829  138831  138835  138837  138841  138843  138847  138853  138855  138861  138865  138867  138871  138877  138883  138885  138891  138895  138897  138903  138907  138913  138921  447348 

6、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

B.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表示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它的加速废一定为正值

试题详情

5、某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v =(2t + 4)m/s ,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初速度为4 m/s             B、加速度为2 m/s2

C、在3s末,瞬时速度为10 m/s       D、前3s内,位移为30 m

试题详情

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 ,正确的说法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B、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C、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在地球表面上经度较大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

试题详情

3、一列火车匀减速进站,停靠一段时间后又匀加速(同方向)出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v-t图象中,正确描述了火车运动情况的是(   )

0

试题详情

2、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3m ,则(    )

A、物体前3s内通过的位移是6m

B、物体第3s末的速度为3.6m/s

C、物体前3s内平均速度为2m/s

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试题详情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

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D、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试题详情

3.弹性碰撞

题目中出现:“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损失”.这实际就是弹性碰撞. 设两小球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后速度为v1、v2、v1/、v2/,碰撞过程无机械能损失,求碰后二者的速度.

   根据动量守恒   m1 v1+m2 v2=m1 v1/+m2 v2/ ……①

   根据机械能守恒   ½m1 v12十½m2v22= ½m1 v1/2十½m2 v2/2 ……②

   由①②得v1/= ,v2/=

   仔细观察v1/、v2/结果很容易记忆,   当v2=0时v1/= ,v2/=

   ①当v2=0时;m1=m2  时v1/=0,v2/=v1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交换速度、动量和能量.

②m1>>m2,v/1=v1,v2/=2v1.碰后m1几乎未变,仍按原来速度运动,质量小的物体将以m1的速度的两倍向前运动。

③m1《m2,v/l=一v1,v2/=0.   碰后m1被按原来速率弹回,m2几乎未动。

[例1]试说明完全非弹性碰撞中机械能损失最多.

解析:前面已经说过,碰后二者一起以共同速度运动的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设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速度碰前v1、v2,碰后v1/、v2/

由动量守恒:m1v1+m2v2=m1v1/十m2v2/……①

损失机械能:Q=½m1v12+½m2v22-½ m1 v1/2-½ m2 v2/2 ……②

由①得  m1v1+m2v1-m2v1+m2v2=m1v1/十m2v1/-m2v1/+m2v2/ 

写成(m1+m2)v1-m2(v1-v2)=(m1十m2)v1/-m2(v1/-v2/)

即(m1+m2)(v1 -v1/)= m2[(v1-v2)-(v1/-v2/)]

于是(v1 -v1/)= m2[(v1-v2)-(v1/-v2/)]/ (m1+m2)

同理由①得m1v1+m1v2-m1v2+m2v2=m1v1/十m1v2/-m1v2/+m2v2/

写成(m1+m2)v2+m1(v1-v2)=(m1十m2)v2/+m1(v1/-v2/)

(m1+m2)(v2 -v2/)= m1[(v1/-v2/)-(v1-v2)]

(v2 -v2/)= m1[(v1/-v2/)-(v1-v2)]/ (m1+m2)

代入②得Q=½m1v12+½m2v22-½ m1v1/2-½ m2v2/2=½m1(v12-v1/2)+½m2(v22-v2/2)

=½m1(v1-v1/) (v1+v1/)+½m2(v2-v2/)(v2+v2/)

=½m1(v1+v1/) m2[(v1-v2)-(v1/-v2/)]/(m1+m2)+½m2(v2+v2/)m1[(v1/-v2/)-(v1-v2)]/(m1+m2)

=[½m1 m2/(m1+m2)][ v12-v1v2+v1v1/-v2v1/-v1v1/+v1v2/-v1/2+v1/v2/+v2v1/-v2v2/-v1v2+v22+v1/v2/-v2/2-v1v2/+v2v2/]=[½m1 m2/(m1+m2)][ v12-v1v2-v1v2+v22-v1/2+v1/v2/+v1/v2/-v2/2]= [½m1 m2/(m1+m2)][(v1-v2)2-(v1/-v2/)2]……③由③式可以看出:当v1/= v2/时,损失的机械能最多.

规律方法

[例2]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各连接一质量均为m的滑块A和B,两滑块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今有质量为m/4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A中不再穿出,试分析滑块B何时具有最大动能.其值为多少?

解析:对子弹和滑决A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v/4=5mv//4所以v/=v/5。

   当弹簧被压缩后又恢复原长时,B的速度最大,具有的动能也最大,此过程动能与动量都守恒

     

   由①②得:vB=2v/9   所以 B的动能为EkB=2mv2/81

答案:弹簧被压缩又恢复原长时;EkB=2mv2/81

[例3]甲物体以动量P1与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乙物体对心正碰,碰后乙物体的动量为P2,则P2和P1的关系可能是(   )

   A.P2<P1;  B、P2= P1   C. P2>P1;  D.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解析:此题隐含着碰撞的多种过程.若甲击穿乙物体或甲、乙两物体粘在一起匀速前进时有P2<P1;若甲乙速度交换时有P2= P1;若甲被弹回时有P2>P1;故四个答案都是可能的.而后三个答案往往漏选

   答案:ABCD

[例4]如图所示,在支架的圆孔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木球,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从下面竖直向上击中子弹并穿出,使木球向上跳起高度为h,求子弹穿过木球后上升的高度。

  [解析]把木球和子弹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在子弹和木球相互作用时间内,木球和子弹要受到重力作用,显然不符合动量守恒的条件。但由于子弹和木球间的作用力(内力)远大于它们的重力(外力),可以忽略重力作用而认为系统动量守恒。

   设子弹刚穿过木球时,子弹的速度为v1,木球的速度为v2,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对系统,据动量守恒:mv=mv1+Mv2……①

木球获得速度v2后,上升的过程机械能守恒:½Mv22=Mgh……②

两式联立得

子弹射穿木球后的上升过程机械能守恒:½mv12=mgH,将v1代入得子弹上升的最大高度:

[例5]有两块大小不同的圆形薄板(厚度不计)质量分别为M和m,半径分别为R和r,两板之间用一根长为0.4m的轻绳相连结.开始时,两板水平放置并叠合在一起,静止于高度为0.2m处如图(a)所示.然后自由下落到一固定支架C上,支架上有一半径为R/(r<R/<R=的圆孔,圆孔与两薄板中心在圆板中心轴线上,木板与支架发生没有机械能损失的碰撞,碰撞后,两板即分离,直到轻绳绷紧.在轻绳绷紧瞬间,两物体具有共同速度V,如图4一22(b)所示.问:  

(l)若M=m,则v值为多大.

   (2)若M/m=k,试讨论v的方向与k值间的关系.

解析:M、m与固定支架碰撞前的自由下落,所以v02=2gh  v0==2 m/s

碰撞后,M原速返回向上作初达v0的匀减速运动,m作初速为v0向下匀加速运动.

设绳刚要绷直时,M的速度为v1,上升的高度为h1,m的速度为v2,下降的高度为h2,经历时间为t,则:

v1=v0一gt  …………①   v12=v02一2g h1 ……②   v2=v0+gt………③  

v22=v02一2g h2 …………④   又hl+h2=0.4…………⑤

   由上五式解得:v2=3 m/s,   v1=1m/s

在绳绷紧瞬间,时间极短,重力的冲量忽略不计,则M与m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向下为正.则

 mv2-Mv1=(M+m)v,   即 v=  

   (1)当M=m时,v=1m/s   (2)当M/m=k时.V=

 讨论:k<3时,v>0两板向下运动,  k>3时,v<0 两板向上运动,  k=3时,v=0两板瞬时静止

[例6]如图所示,一辆质量M=2 kg的平板车左端放有质量m=3 kg的小滑块,滑块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µ=0.4,开始时平板车和滑块共同以v0=2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并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平板车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与原来相反.平板车足够长,以至滑块不会滑到平板车右端.(取g=10 m/s2)求:

(1)平板车第一次与墙壁碰撞后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2)平板车第二次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v2

 (3)若滑块始终不会滑到平板车右端,平板车至少多长.

解析:平板车第一次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后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与原来相反.在此过程中,由于时间极短,故滑块m的速度与其在车上的位置均未发生变化.此外,由于相对运动,滑块m和平板车间将产生摩擦力,两者均做匀减速运动,由于平板车质量小,故其速度减为0时,滑块m仍具有向右的不为0的速度,此时起,滑块m继续减速,而平板车反向加速一段时间后,滑块M和平板车将达到共同速度,

一起向右运动,与竖直墙壁发生第二次碰撞……

(1)设平板车第一次碰墙壁后,向左移动s,速度减为0.(由于系统总动量向右,平板车速度为0时,滑块还具有向右的速度).

   根据动能定理有:一½µmgs1=0一½Mv02

代入数据得:

(2)假如平板车在第二次碰墙前还未和滑块相对静止,那么其速度的大小肯定还是2 m/s,滑块的速度则大于2 m/s,方向均向右,这显然不符合动量守恒定律.所以平板车在第二次碰墙前肯定已和滑块具有共同速度v2.此即平板车碰墙瞬间的速度mv0一Mv0=(M+m)v2

(3)平板车与墙壁第一次碰撞后到滑块与平板车又达到共同速度v前的过程,可用图(a) (b) (c)表示.图(a)为平板车与墙碰撞后瞬间滑块与平板车的位置,图(b)为平板车到达最左端时两者的位置,图(c)为平板车与滑块再次达到共同速度时两者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滑块动能减少等于摩擦力对滑块所做功µmgs/,平板车动能减少等于摩擦力对平板车所做功µmgs//(平板车从B到A再回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0),其中s' ,s"分别为滑块和平板车的位移.滑块和平板车动能总减少为µmgL,其中L=s/+s//为滑块相对平板车的位移.此后,平板车与墙壁发生多次碰撞,每次情况与此类似,最后停在墙边.设滑块相对平板车总位移为L,则有:½(M+m)v02=µmgL,

L即为平板车的最短长度.

试题详情

2.一般的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要有所减少,若总动能的损失很小,可以略去不计,这种碰憧叫做弹性碰撞.其特点是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发生的形变完全恢复,不存在势能的储存,物体系统碰撞前后的总动能相等。若两物体碰后粘合在一起,这种碰撞动能损失最多,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其特点是发生的形变不恢复,相碰后两物体不分开,且以同一速度运动,机械能损失显著。在碰撞的一般情况下系统动能都不会增加(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除外,如爆炸过程),这也常是判断一些结论是否成立的依据.

试题详情

1.碰撞指的是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

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碰撞问题.按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有正碰和斜碰之分,中学物理只研究正碰的情况.

试题详情

2、洛仑兹力的多解问题

(1)带电粒子电性不确定形成多解.

带电粒子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在相同的初速度下,正负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不同,导致双解.

(2)磁场方向不确定形成多解.

若只告知磁感应强度大小,而未说明磁感应强度方向,则应考虑因磁场方向不确定而导致的多解.

(3)临界状态不惟一形成多解.

带电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飞越有界磁场时,它可能穿过去,也可能偏转1800从入射界面这边反向飞出.另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绝缘轻绳拉着一带电小球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绳突然断后,小球可能运动状态也因小球带电电性,绳中有无拉力造成多解.

(4)运动的重复性形成多解.

   如带电粒子在部分是电场,部分是磁场空间运动时,往往具有往复性,因而形成多解.

[例8]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绝缘圆筒中有沿轴线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正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为v从筒壁的A孔沿半径方向进入筒内,设粒子和筒壁的碰撞无电荷量和能量的损失,那么要使粒子与筒壁连续碰撞,绕筒壁一周后恰好又从A孔射出,问: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2)粒子在筒中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解析:(1)粒子射入圆筒后受洛仑兹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设第一次与B点碰撞,撞后速度方向又指向O点,设粒子碰撞n-1次后再从A点射出,则其运动轨迹是n段相等的弧长.

设第一段圆弧的圆心为O/,半径为r,则θ=2π/2n=π/n.,由几何关系得,又由r=mv/Bq,联立得:

(2)粒子运动的周期为:T=2πm/qB,将B代入得

弧AB所对的圆心角

粒子由A到B所用的时间  (n=3.4.5……)

故粒子运动的总时间为  (n=3.4.5……)

[例9]S为电子源,它只能在如图(l)所示纸面上的3600范围内发射速率相同,质量为m,电量为e的电子,MN是一块竖直挡板,与S的水平距离OS=L,挡板左侧充满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

(l)要使S发射的电子能到达挡板,则发射电子的速度至少多大?

(2)若S发射电子的速度为eBL/m时,挡板被电子击中范围多大?(要求指明S在哪个范围内发射的电子可以击中挡板,并在图中画出能击中挡板距O上下最远的电子的运动轨道)

[解析](l)电子在磁场中所受洛仑较为提供向心力qBV= mV2/r

  当r= L/2时,速度v最小,  由①、②可得,V=eBL/2m

  (2)若S发射电子速率V/=eBL/m,由eV/B=mV/2/r/   可得:r/=L

  由左手定则知,电子沿SO发射时,刚好到达板上的b点,且OB= r/= L,由SO逆时针转1800的范围内发射的电子均能击中挡板,落点由b→O→a→b/→a,其中沿SO/发射的电并击中挡板上的a点,且aO==L.由上分析可知,挡板能被电子击中的范围由a→b,其高度h=L+L=(十l)L,击中a、b两点的电子轨迹,如图(2)所示.

[例10]M、N、P为很长的平行边界面,M、N与M、P间距分别为L1、L2,其间分别有磁感应强度为B1和B2的匀强磁场区,Ⅰ和Ⅱ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1≠B2,有一带正电粒子的电量为q,质量为m,以大小为v的速度垂直边界M及磁场方向射入MN间的磁场区域,讨论粒子初速度v应满足什么条件才可穿过两个磁场区域(不计粒子的重力)。

解析:先讨论粒子穿出B1的条件:

设粒子以某一速度v在磁场B1中运动的圆轨迹刚好与M

 

相切,此时轨迹半径刚好为L1,由       得:      

 

由此可得使粒子能穿出B1的条件是:     。

再讨论粒子穿出B2条件:

又设粒子以某一的速度穿出了B1后在B2中穿过

时其圆轨迹又刚好与P相切,如图所示,粒子在B1中的运动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为θ,那么:

,粒子在B2运动的轨迹半径为:

由几何知识得:R-Rsinθ=L2      所以有:           

解得:,所以当粒子的速度时就可以穿出B1和B2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